二儿出事了,这句话深深的刺痛了老太婆,老太婆引以为豪,一生骄傲和自豪的二仁怎么突然就出事了?“出什么事了?是受伤了,还是有病住院了?”老太婆再三的追问大儿子。
大儿也是憨厚本分,没有办法,只得告诉母亲:“二弟单位上有些事情。他经济上出了问题。”
母亲追问:“经济是什么?怎么会经济上出了问题?”
大儿子说:“就是二弟拿了别人钱和动了公家的钱。”
母亲瘫坐在自己的躺椅上,再也没有起来,几分钟后,她拾了起来,颤颤巍巍的拉着大哥的手:“你是看着二仁(乜振兴)长大的。你的孩子好好的,他在外面挣着大钱。我们赶紧把家里的钱凑一凑,赶紧赔给人家,他拿了人家多少钱?拿了公家的钱我们凑一凑,帮他还回去。”
大哥明白,那个钱任何人都还不起,还不出。而且,那不是还回去的事情。母亲赶紧到自己的房里去,从枕头底下拿出了一些零钱,元角分都有,从箱子底下拿出了自己存的100多元,整整一大把,全部给大儿子:“你也拿出来,你拿嘛。”
大儿媳很是为难,但又不好开腔,母亲第一次骂了大儿媳:“没良心的,老二出事了,你是大嫂,长嫂如母,这个话你不懂吗?”
大哥知道,下来一句话便是长兄如父。他知道自己这个“父亲”当的不合格,自从父亲走了以后,大哥再没有管过二弟的事情,他以为只要把母亲在家里照看好经管好,知冷知热,这便是他的责任。二弟出事之后,他才想到,他这个长兄如父的责任太大了,他太过放纵自己的二弟,从来没有问过他的工作,问过他的生活,问过他工作当中有没有难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现在的农村虽然挣不了大钱,但是,两三千元还是拿的出的。大嫂便将家里所有的存钱五六千元全部拿出来,放在桌子旁边,和母亲的钱放在一起。母亲便说:“赶紧!赶紧给老四和老三打电话,让他们回来,想想办法。”
大哥说:“这个事情是我们管不了,现在我们只能在家里待着。”
母亲急了:“你问过老二的生活,问过老二的工作吗?你去过老二的单位没有?”
大哥双膝跪在母亲的旁边,他认为自己确实没有去过二弟的单位,确实不知道二弟上班的地方,确实没有在火车站、没有在汽车站去接过二弟一次。自己买了一辆飞鸽牌自行车的时候,都没有让二弟坐在自行车后凳上。当时,自己的二弟已经有小车坐了,他的自行车,二弟哪里坐得习惯?
母亲拉起老大说:“赶紧给老三,老四打电话,让回家来。你不好开腔,我给他们安排,砸锅卖铁,我们也要把拿别人的钱,拿公家的钱还上。我们从来没有多拿过生产队一颗粮食,连多分一斤粮食的机会都没有,我们祖祖辈辈是清白的。”
母亲要出大门,大哥赶紧让大嫂扶着。
母亲说:“我去,我去给老四弟和老三打电话。”
老大说:“我去,我去!你去,连电话怎么打都不知道。”
乜四仁和三姐回到家乡的时候,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村上零零星星的住户人家,窗户里依然亮着灯光。大嫂准备赶紧给三妹和四弟做饭。
母亲招招手:“先不急做饭,今天的事情重要,说过事情再说做饭。”母亲对乜四仁和自己唯一的女儿说:“你们的二哥出事了,你们知道吗?”
乜四仁点点头。女儿很是吃惊的望着大哥和大嫂。大哥和大嫂把头低的更低了,没有脸见任何人。
母亲继续说:“现在你们的二弟出事了,听说是动了公家的钱,用了别人的钱,他拿了多少用了多少,我们就帮他还回去。现在筹凑一下,倾其所有,看看究竟有多钱,你大哥和我这里,总共三四千元钱不到,你们一人再出一万块钱。我知道一万块钱你们拿不出来,你们没有这个条件。但你们可以去借,向单位,向同事,朋友和亲戚去借,筹够一万块钱。”
三妹说:“我是能够借一万元,关键问题是,我们筹出来的这两万五千元,根本就不够二哥动用别人的钱。”母亲生气了:“你二哥就一个孩子,老婆还有工作。他要那么多钱干什么?他用那么多钱做什么?他住的房子是单位的公房,个人连水电费都不出,单位上还给他分了二分地的菜园子,他买菜都不需要出钱,两个人的工资,连一个孩子都供养不起吗?你们说,他究竟拿了别人多少钱?!”
乜四仁摇摇头说:“我们哪里知道。现在连看他的机会都没有。”
母亲说:“那是我的儿,你明天就扶着我去坐公交车,我去看我的儿子,我为什么不能看自己的儿子?”
乜四仁说:“问题是他在什么地方我们都不知道。二嫂说送被子在招待所,现在招待所人去楼空那有人。”
母亲说:“不管怎么说,他动了公家的钱,我们家里一定要赏还,你们一人拿出一万块钱,我去让他把钱一定还给公家,犯错了我们要改错,拿了别人的钱,要给人家上还,我们乜家人是有骨气的,从来不占国家便宜。”
乜四仁说:“我倒是有一万块钱”。
母亲拿着扫帚,一扫帚就打在了乜四仁头上,劈头盖脑。母亲打的很轻,但扫帚依然划破了乜四仁的脸。
母亲说:“你一个中专毕业生,一个月一千元工资不到,怎么就会有一万块钱?”
乜四仁说:“这个钱不是我的,这是岳母留给她孙女,留给她孙女上学读书的学费。现在二哥出了事,我只有把全部家当拿出来给二哥还债。”
唯一的女儿老三拿出一个手镯,这个手镯是出嫁是母亲给的陪嫁,还有鼓鼓囊囊一大包,里面也只有两三千元。三妹说:“这些钱还是孩子每月孝敬我的,我原封没动,一分钱都没有花。现在二哥出了事,我们都有责任,我们愿意承担这个责任,这也是我的全部家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