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大哥心愿

二哥乜振兴笑笑没有说话。大哥把东西搬好之后,很开心的笑了笑之后,把门紧紧的锁上,生怕别人看见似的。

然后大哥赶紧给二哥泡茶,二哥又赶紧把自己的一卷钱给大嫂,大嫂一看,坚持不收:“这不得行,这怎么可以?你们两个工资不高,东西有了意思够了。”大嫂还是收了二哥的钱。

乜四仁赶紧把自己的钱给大嫂,大嫂笑笑:“你们还有孩子,城里的花销多的很,你给我们,你们生活怎么办呢?”

东舒雅笑笑说:“这是给你的奶子钱,小乜小的时候吃过你的奶水。”

大嫂不好意思:“你连这都知道。大嫂奶小叔子,这是应该的。”

大哥东舒雅说乜四仁吃过大嫂奶的事,自己眼泪汪汪。

大嫂给大哥擦过眼泪,说:“明天这么好的事,你应该高兴。”

大哥说:“我是高兴,我感觉小的时候,老小受了苦,受了苦!看看现在老四多幸福,俗话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你就是有福气有福分。”

一家人开开心心,然后便去探望母亲。

母亲高兴的正在和村里帮忙人在洗菜。

按照小寨村乜家庄的习惯,农村办喜事要大宴三天,头一天是自己人和最亲近家人团聚吃饭。第二天正宴30桌,分先后进行,先是远方亲友,后是本村家人。第三天帮忙的,招呼的,以及大厨、掌柜,总管啊,抬轿轿夫等等谢客宴。最后一天的中午要单独进行招待,招待完毕之后,要将借来的桌椅板凳和盆盆罐罐,筷子归还人家之后,这才算婚宴结束。

当天,自然是大哥,二哥和乜四仁他们要共同的招待着自己的至亲与朋友。

大哥留着司机在这里,一旦缺需买什么货物方便用车。大哥把二哥叫在旁边说:”二仁呀!你看你这车,我们镇长……我们镇上都还没有这样的车。人家师傅——公家的事情多,你让把车开回去吧。”

二哥很不以为然:“刚好明天有事儿还可以用,需要用车的时候还可以到集镇上去购买什么东西。这车装的东西还多。”

大嫂也在旁边搭话说:“有个车也显得气派。”

大哥盯了一眼大嫂:“主要是公家的,公家的事儿多,事儿忙,事情繁杂,。况且师傅人家还有事儿。”

其实乜振兴心里明白,这辆车只有他坐,其他人哪敢造次坐,但放在这里有些眨眼和招摇。

二哥明白这个道理,因为在当时的经济条件下,镇政府确实还没有吉普车可坐,现在县里可能会有两到三辆这样的吉普车,但也不是普通人能够坐的。二哥明白这个意思。叫了司机让把车开走。第三天的下午五点过来接他,司机很是不解,告诉乜振兴:“油我都加满的,用两三天没有问题的,要不我回去,车你自己用。”但乜振兴还是坚持把车开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大哥很高兴和满意,大嫂就去厨房帮忙了。

东舒雅在乜四仁母亲身边,笑笑说:“乜四仁小的时候,真的放学后还要吃大嫂的奶吗?”

母亲笑笑:“那是你大嫂身体好,自己有了孩子奶水旺吃不完,看着老小瘦弱,偶然吃几次,不是天天吃。”

东舒雅叫过乜四仁:“这可是妈亲口说的,不要不承认。”

母亲说:“有了孩子以后,人最善良好施,这是人的本性。”

东舒雅点点头。

大哥开开心心,高高兴兴:“老四媳妇是笑话老四哩。”

母亲摸摸东舒雅头发:“这有什么可笑的,老四体弱多病身体差。”

大哥看到别人都在忙忙活活,端过两个凳子给乜振兴和乜四仁,自己蹲在墙角:“今天晚上准备了四桌饭菜,镇上和村上领导两桌,亲戚朋友一桌,自家人和亲戚一桌总共四桌。今天晚上我们开席晚一些,可能在七八点钟才能喝酒,你们城里人吃饭六点都要吃下午饭,要么先吃一个馒头。”

大哥自己拿了三个馒头,给乜振兴和乜四仁,两人都摇摇手。大哥嘴大手也大,一手把三个馒头攥在自己手上,嘴里吃掉了一个馒头,然后把两个馒头再次让让乜振兴和乜四仁吃,再次拒绝以后,又把两个馒头吃了,吃过之后便用一个木马勺,在水缸里舀了半勺子水,咕咚咕咚灌下去,笑笑说:“晚上要和镇上、村上的人喝酒,早一点垫吧些,免得喝多酒会醉的。”

乜振兴一直不太高兴,对大哥说:“孩子还这么小,你都早早让结婚,应该让他在外边找个事干一干,经济条件好了再结婚。”

大哥很是不解:“不小了不小了,已经27岁了,老四的孩子都一两岁了。在农村孩子应该四五岁才对。孩子结婚都安定了。这女孩子是后山的,人老实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