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大哥心愿

乜四仁大哥的孩子要结婚了。在小寨村乜家庄是一件天大的事情。

大哥对乜家庄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贡献。大哥身体健壮,从小照看弟弟妹妹,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上过小学之后,没有上过初中和高中,就回家里干活,结婚后与大嫂一直在家务农,侍奉父母。从小照看乜四仁与乜振兴。

自从父亲走了以后,母亲便一直和大哥家生活。大哥和大嫂老实憨厚本分。乜四仁和乜振兴对大哥大嫂都很尊敬。大哥家的孩子和大哥一样,长得粗犷而挺拔,从小三大五粗,学习却极其一般,上了小学和初中之后,高中便没有再去上了。大哥这人实在,他认为只要孩子身体好,上不上高中回农村劳动,学的知识已经足够了,所以也没有强求。

二哥对大哥的这种放任自流、让孩子在家劳动的想法很是反感,但大哥有大哥的道理,大哥突然告知他们,儿子要结婚了,这让他们大吃一惊,没有想到三大五粗的孩子只有初中文化,竟然也有姑娘能够看得上,而且要体体面面、风风光光的结婚。

乜四仁和乜振兴对侄儿的结婚很是重视。

乜振兴专门给畜牧局长打招呼,说明要购买十只鸡和150斤鲜猪肉;给商业局长打招呼买了三箱三粮液最高档次的酒。把这些东西装在吉普车里,已经满满当当。乜振兴还是认为缺少了一些心意。乜振兴老婆说;“这些东西已经够了,你现在的身份和别人不同,回去给大哥家一些钱方便一点。”

乜振兴很认真的看了看媳妇,头发开始花白,脸上已经有了鱼尾纹,额头上有了深深的皱纹。他突然感觉媳妇很是辛苦,这些年自己在外风风雨雨,虽然不时的给家里送钱,但极少关心自己的孩子。他知道孩子的学习在媳妇的辅导下一直不错。照这样的水平发展,他的孩子考上大学是没有问题的。一是基础很好,小学就在师范学院的附属小学读书,这学校有着丰厚的教学经验,老师也很优秀。农科院的同志们不停的辅导,虽然媳妇文化水平不高,辅导不了多少,但是监督的很严格。

乜振兴媳妇知道乜振兴身上没有多少钱,他的花哨太大,人情世故也多,大部分的钱都已经回来交给了自己。所以,就在箱子底下掏出了500块钱,给乜振兴口袋里装上。

乜振兴怎么也不会相信,媳妇竟然能够积攒下500块钱。因为孩子上学的花销和他们两娘们儿的生活,开支不小,媳妇现在虽然是合同制职工,工资也才一两百元的收入,乜振兴每月就给家里二三百元,两个人的生活应该说仅紧巴巴,够过而已,但媳妇还是节省下来了500元,他很吃惊。

在农村,500元就是一年的积累和劳动收入所得。乜振兴媳妇竟然给了乜振兴500元,感觉媳妇很是勤俭持家。

自己虽然大学生,还是邻县主要领导,工资也才五六百元,还有就是秘书给填报一些下乡补助和出差费用,每月增加一两百元,其余的自己人情交往等等一些开支,几乎没有节余。

有一次,乜振兴一次给媳妇交了500元,媳妇坚持只收了300块钱,把200块钱退给了他,媳妇说:“你在外招待应酬和人情世故多,家里再苦再难,我们可以坚持。同时,农科院里还有两分多菜园子,不用买菜”

媳妇勤快,下班之后,便急急忙忙给孩子做饭,把自家二分的菜地种的很是兴旺,甚至于还吃不完。现在年轻不愿意种庄稼,便把荒芜的菜地也给他耕种。这样说来,家里就省了一大笔蔬菜钱。

但家里能够存下500元,这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500元对农村人来说,就是一年积累和勤劳收入了。乜振兴眼睛里饱含了泪水。

乜四仁得知大哥的儿子、自己的侄子要结婚了。很是高兴。灭振兴几乎每半个月都要回家一次,回家必须要给母亲割五斤肉,或买一件衣服,或买鞋子。一句话,总是要给母亲买一点东西,母亲总是说:“自己什么有,不缺吃穿,不要乱花钱。衣裳都穿不完。”

乜四仁知道母亲节约,是怕他花钱的借口。

母亲也确实节约 ,自己穿的鞋总是一针一线的缝,现在几乎没有人一针一线的拉鞋底缝棉鞋了,但母亲一直坚持自己的鞋自己缝,甚至于有的时候,还用针一针一线做鞋底,送给乜四仁。乜四仁哪里敢垫,都把它整整齐齐的放在那里。

乜四仁不知道应该准备什么,依然按规矩到街上去割了五斤五花肉,母亲最喜欢吃这样的肉,瘦肉给孩子们吃,而自己总喜欢吃肥肉。因为农村并不是天天吃肉,而是一周吃一到两次肉,所以并没有因吃肥肉而发胖的。然后给母亲买了两件红色的衣服,她知道母亲年龄大了,竟然喜欢穿颜色鲜艳的外衣。

回来之后,东舒雅笑话和责怪了乜四仁:“明天大哥家孩子结婚,你割五斤肉,对一家人来说,这已经足够了,但对明天的宴席,那是微不足道。”

小主,

乜四仁说:“那你说我们应该准备什么?我想了很长时间,依然没有想出。”

东舒雅说:“看你笨的,你从小是吃着大嫂的奶长大的,也就是说,你和大嫂家孩子从小争过嘴,现在竟然不知道需要什么?农村过喜事,什么都置办齐备了,我们回家唯一能够帮助大哥的,就是带一些钱去。”

乜四仁把自己四个口袋翻开,笑笑说:“我的钱都给你了。”

东舒雅说:“这我早准备好了。”便拿出来一千钱,乜四仁数了数,整整1000元。乜四仁说:“我一生当中,还没有看过这么多的钱。”

东舒雅说:“你每月把钱都交给了我,家里母亲经管孩子,母亲用她的退休费买营养品和家里的蔬菜,你交给我的钱、和我自己的工资都存起来了。”

提起孩子,乜四仁说:“哎呀,孩子还没有见过农村结婚场面,应该让他看看。”

东舒雅说:“你这样兴师动众把孩子盘回来,然后我们再挤公交把孩子磐到农村,最后再走一个多小时的路回农村多麻烦,还是我们两个轻装上阵,骑上自行车回去这样多好。况且,现在接接孩子,时间也来不及了。”

乜四仁高高兴兴的骑上自行车,车后边带上东舒雅,快快乐乐的回到家乡。乜四仁到农村路段,看见一条从公路到小寨村家乡的一条新修的笔直宽阔道路。虽然是土路,但已经宽阔多了,非常的笔直,路面还铺设了沙石。

乜四仁很吃惊,上一周他还回家乡骑着自行车,还是那条只有一米多宽的小道,今天怎么突然出现了四五米宽的大道,虽然是土路但铺了石子而且笔直。原来这条路要走一个多小时,骑自行车也要快半小时时间,现在这条路骑自行车十多分钟便过去了,不但节省时间,而且非常好走。

回家之后,大哥正在和二哥、二嫂从帆布篷吉普车上往下搬东西。

乜四仁正要招呼大哥,大哥用手挥挥,意思不要声张。他看见大哥从车上搬下整个一头猪的鲜肉,还有一些其他用品。搬完之后,大哥和大嫂小声在怪二哥:“二弟呀,你每月工资也不高,自己人情还这么多,你给我们买这么多东西,下个月不想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