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弄清楚 AI 系统的局限性,一位资深的心理诊疗师汤姆决定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他收集了大量的案例数据,并与使用过系统的患者进行深入交流。
在研究过程中,汤姆发现,AI 系统虽然能够快速给出评估结果,但它无法捕捉到人类情感中的微妙变化和复杂的内心冲突。而且,系统给出的治疗建议往往过于模式化,缺乏个性化的关怀。
汤姆坐在堆满文件和资料的办公室里,眉头紧锁,专注地分析着手中的案例。每一个患者的故事都是一个独特的谜题,而他试图找出 AI 系统在这些谜题中遗漏的部分。
他首先联系了一位名叫杰克的患者。杰克是一名中年男子,因工作中的人际关系问题而陷入了严重的焦虑。
“我当时用了那个 AI 系统,它说我需要更多的社交训练和放松技巧。”杰克无奈地摇着头,“但它根本不明白,我害怕与人交流是因为过去的一些创伤经历。”
汤姆认真地倾听着,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着关键信息。
“那您按照系统的建议做了之后,感觉怎么样?”汤姆问道。
杰克苦笑一声:“没有任何改善,反而让我觉得自己更加无能,因为那些建议对我根本没用。”
汤姆又与一位名叫莉莉的年轻女士进行了交流。莉莉因为失恋而陷入了抑郁情绪。
“系统说我应该尽快开始新的恋情,多参加社交活动。”莉莉的声音带着一丝愤怒,“可我还没从那段感情中走出来,怎么可能做到?”
汤姆深感问题的严重性,这些患者的真实感受与 AI 系统给出的建议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情况,汤姆开始组织患者座谈会。在一个温馨的会议室里,十几位使用过 AI 系统的患者围坐在一起,分享着自己的经历。
“感觉就像是跟一个没有感情的机器说话,它根本不懂我的痛苦。”一位患者说道。
“是啊,它给出的建议都是千篇一律的,根本不适合我。”另一位患者附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