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授权费,这肯定不用说了。
费用不算低,也不算太离谱,在他的承受范围内。
未来科技集团计划投资50亿元建设至少1.5万个充电桩。
只要王船福同意这项协议,比亚笛就可以使用未来科技集团的充电技术和充电桩网络。
当然,使用充电技术需支付授权费,而充电桩的使用费用也相对较高。
未来汽车的车主使用专用充电桩时,每度电的收费在0.8元到1元之间。
而非未来汽车车主充电则需支付每度电1.5元到2元。
此外,峰谷电价也有所不同。
除电费外,还可能额外收取停车费。
若不充电而乱停车,每小时停车费在3到5元不等。
以未来ES6标准版为例,一次完整充电大约需要60到70度电。
王船福为未来科技集团做了一个简单测算:
假设每年有50万辆新能源汽车使用公用充电桩,平均每年行驶1.5万公里,其中1万公里需要外部充电。
如果全部是自有品牌车辆充电,年毛利约为3亿元。
与50亿元的投资相比,至少需要17年才能收回成本,这还不包括利息和维护费用。
如果非自有品牌车辆也使用这些充电桩,每年的利润空间可达9亿元左右。
折中计算,大约10年可以收回投资成本。
当然,如果每年有数百万辆新能源汽车使用这些充电桩,回本周期会大幅缩短。
1.5万个充电桩,按每15分钟可充满80%电量计算,每辆车平均需要充电30分钟。
理论上,每个充电桩每天最多可充48次,实际可能在15次左右。
这意味着1.5万个充电桩每年理论上可满足2.6亿次充电需求,实际约为8000万次。
假设每辆车每年在公用充电桩充电20次,这个充电桩规模可以满足至少40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需求。
如果真有那么多新能源汽车使用外部充电桩充电,还是值得投资的。
但是,国内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要达到50万辆,要两三年才达到。
至于几百万辆,那太遥远了。
所以说,目前投资充电桩基本上是亏本的。
但如果想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分一杯羹,建设公用充电网络又是必不可少的。
所以,郝强邀请更多车企加入充电桩建设,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
小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