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清流党人作为争国本的主力,就变得比较投鼠忌器,生怕把与礼部尚书绑定的大学士李春废了。
毕竟礼部尚书又是国本之争的焦点人物,避无可避的那种,别人都可以躲,只有礼部尚书躲不开。
再说赵用贤,因为“悔婚”事件被炒作后,道德上沾了污点,于是就在礼部左侍郎位置上原地踏步很多年,没什么升职希望。
却不料突然就发生了这种变化,赵用贤从李春手里把礼部尚书这个“大锅”接了过去。
不知道别人怎么想的,反正林泰来有预感,这是蛰伏了很久的清流党人要搞事了。
大概是清流党人已经明确,他林泰来近期大约真的不会返回京师,所以就蠢蠢欲动了。
毕竟作为一股势力,如果迟迟没有作为,时间长了人心也就散了。
至于清流党人要干什么,林泰来也能猜得出一二,肯定就是闹国本啊。
只要控制好牺牲,还有什么事情能比闹国本更能建立道德高地、凝聚人心士气?
用已经没有多大进步可能性的赵用贤当礼部尚书,就是为了让赵用贤高举正义大旗,同时牺牲了充当炮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对此林泰来表示无所谓,反正头疼的人是万历皇帝.
其实还有一些人忧虑,如果现在不积极闹国本,就抢不到“拥立之功”,将来太子登基了怎么办?
清流党人争国本,除了抢夺道德话语权之外,也有立下拥立功劳的意思。
对此林泰来还是无所谓,如果不出意外,万历皇帝还能活二十六年,拥立之功想兑现还早呢。
就算出了什么意外,太子登基还脑抽了,那么他林泰来除了庙堂阳谋之外,也略懂一些宫廷阴谋。
总而言之,庙堂上这些小风小雨,当今的林泰来可以用一个比较超然的视角去看待。
前几年基础打的太好了,林党的框架结构也稳定,根据历史经验选拔出的人物的战斗力还算不错,就不用林泰来操心细节了。
不过六位名人的接连去世,还是对家居的林泰来的心境产生了一点影响。
一方面,居然时常思考自我存在方面的哲学,自己这个穿越者算不算死过一次后重生?
如果将这个世界视为游戏,自己这个穿越者仿佛是拥有部分修改权限的GM,那么对于这个世界,是不是相当于变相的神明?
另一方面,林泰来准备编一本个人文集,名字都起好了,叫作《半生集》,囊括自己所有文字类作品,不只是诗文。
这日林泰来坐在书房思考,是否要将今年写的这些墓志铭在《半生集》单独列个条目。
门客周道登禀报说:“松江府的徐先生来造访。”
林泰来茫然的问道:“这徐先生是谁?”
周道登回答说:“就是徐光启,在松江府华亭县,君侯名下有五千亩田地,徐光启就是管庄。”
林泰来恍然大悟,好像确实有这么一回事!
这些年来,随手提携使用的历史名人太多了,有个别不经常在眼前露脸的人,被遗忘了也正常。
如果不是周道登提醒,林泰来甚至忘了自己在松江府华亭还有五千亩田产。
当初在松江府看徐光启穷困潦倒,就顺手让徐光启去管理田庄了。
在林氏集团内部,目前徐光启是个不重要的角色,所以林泰来又先对周道登问道:“徐光启来作甚?”
如果没什么大事,就不浪费精力接见了。
周道登禀报说:“徐光启说,他在南京游学时,结识了一位从万里之外极西地来的大儒。
这位大儒精通君侯特别重视的数算天文地理,所以欲引荐给君侯。”
林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