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五章 我是当事者

一个多月后,文坛盟主、吏部尚书王世贞的棺椁被王士骐、王士骕两个儿子护送回太仓州弇园。

跟着一起来的,还有王老盟主在文艺评论方面的衣钵传人胡应麟,不过现在胡应麟最重要的身份成了首辅同乡小老弟门客。

江左文坛几乎倾巢出动,前往太仓州进行吊唁。

丧葬事务是由林泰来亲自主持的,同时林泰来也自然而然的正式“加冕”为文坛盟主。

所有人都清楚,随着王世贞、吴国伦、汪道昆、徐文长的齐齐陨落,以后文坛真就彻底只有一种声音了。

展望这位林盟主在文坛的霸权,只怕比当年全盛时期的复古派还要强大。

毕竟复古派只能在文坛赶绝异端,但在政治上却没多大作为,读书人即便不鸟复古派也还有其他出路。

而林盟主不但能在文坛赶绝人,还能在官场上摁死人,更拥有将数百打手投射到千里之外砸别人家玻璃的实力,对文坛的统治力比复古派呈指数级增长。

从京师南下过来的胡应麟陪着林泰来走出弇园,询问道:“关于下一任吏部天官,君侯可有提议?”

这很明显是代表赵首辅和京师更新社来询问的,蝴蝶效应里每个人都在变,胡应麟也不再是那个只会研究“登高是古今七律第一”的学究了。

林泰来想了想后,开口道:“如果没有更合适人选,那就让沈一贯上吧。”

主要有四点原因,第一,沈一贯的起势源自申首辅,出身可靠,传承清白。

第二,沈一贯年纪够老,在吏部天官位置的争夺战里,勉强能扛住清流党人那帮老资格,弥补林党严重缺少老人物的短板。

第三,原本历史上也能证明,沈一贯和清流党人真的尿不到一个壶里去。

第四,历史上沈一贯的战斗力还可以,能跟东林党打得有来有回,最后和东林党领袖沈鲤同归于尽。

此时在弇园大门外的路边垂柳下,聚集着一小群人。

林泰来随意瞅了眼,脸色就黑了下来,因为在人群中心看到了自己名义上的业师张幼于。

只见张老师穿着穿着孝服——还是女版的,席地而坐,敲打着小鼓,口中也不知念着什么经。

几个王家仆役站在旁边看着张老师的行为艺术,十分无可奈何。

忽然旁边有人开口道:“听说君侯与张幼于当年在苏州城时,并称为张癫林狂?”

胡应麟大惊失色,是谁人如此勇猛,竟然当着林泰来的面说黑历史,简直哪壶不开提哪壶!

顺着声音转头看去,原来说话的人乃是原阁老王锡爵,此人也是太仓本地人,出现在这里并不奇怪。

林泰来深吸一口气,答话道:“这不是我的黑历史,这是我的来时路。”

张幼于也看到了林泰来,便招了招手,林泰来只能走过去见礼。

“看为师今日洒意率真否?是否特别有超脱了生死、大彻大悟的气质?”张幼于问道。

林泰来诚恳的回应说:“以后老师在外招摇现眼时,莫提我的名字,别说我是你的学生,可否?”

张幼于:“?”

怎么感觉这句话的套路有点熟悉?仿佛在哪本里看到过。

一位吏部天官的逝世,必将在朝廷政治中引发重大连锁反应。

又过了一个多月,从京师传回消息,礼部侍郎兼翰林院掌院学士沈一贯接替为吏部尚书。

但与此同时,清流党人老资格骨干、原文选司郎中陈有年熬完资历,从巡抚任上迁为吏部右侍郎。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利益博弈的结果。

还有件事让人挺意外的,那就是大学士李春不再兼任实职礼部尚书,由老资格礼部左侍郎赵用贤升任礼部尚书。

因为众所周知的缘故,这两年没人愿意当礼部尚书,所以才一直由大学士李春兼着。

大概皇帝也乐见其成,大学士李春兼职礼部尚书,相当于和礼部尚书职务绑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