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爚食法发展,东汉后期,又出现“汤中一沸而出”的涮食法。
《玉篇》中有“胙……薄切肉,清龠”一说,龠通爚,清龠指用白水涮,应是涮肉。
汉魏时代的人喜食脍,即生肉切成薄片直接吃,从脍到“涮”,只隔一层窗户纸。
汉代无“涮”字,用水汆熟食物,一般称为爚,三国时才出现了“炸”字,人们遂用“炸”替代“爚”。
在后世的炸指的是油炸,但早期指水炸。
《广雅》称:“炸,汤爚也。”直到清代,炸仍分油炸、水炸两种,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称慈姑的“嫩茎亦可炸食”,指在热汤中一滚即食。
炸也称为煤,翟灏在《通俗编》中钩沉:“今以食物纳油中及汤中,一沸而出,曰煤(炸)。”
可能是随着油炸普及,水炸渐边缘化,清代中后期才改称涮。
昔年曹丕常用“五熟釜”,即分为五格的锅,也是一种火锅,也算是一种铜制的火锅,被用来涮猪、牛、羊、鸡、鱼等各种肉食,在北方的冬季比较流行,
魏国初建为大理,迁相国,文帝在东宫,赐繇五熟釜,为之铭曰:“於赫有魏,作汉藩辅,厥相惟钟,实干心膂。”用锅有五格隐喻君臣同心,
这时的人们已经开始涮羊肉了,毕竟从这时开始,冬天比以往更冷了一些,
但到了唐宋时,涮食法似渐衰落,唐代民间普及“暖锅”,这种“暖锅”分锅体、烟囱和支架三部分,与今涮羊肉锅近似。
白居易在诗中称:“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红泥”指陶制小火锅。
《岭表录异》记录了火锅类食品不乃羹,称:“交趾之人重不乃羹。
羹以羊鹿鸡猪肉和骨同一釜煮之,令极肥浓漉;去肉,进葱姜,调以五味……主人先举,即满斟一杓,内嘴入鼻。”用鼻子喝肉汤,有点恐怖,可能是一种以讹传讹的污蔑性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