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贡盐涨价了

豹房。

朱厚照现在基本上就在豹房,要不就是锻炼的时候各个地方溜达看看,这紫禁城这么大,现在也就对太液池附近,还有乾清宫附近熟悉一点。

研究院现在步入正轨,各个项目小组也在有条不紊的进展下去。

明朝的技术基础很扎实,许多的技术在明朝基本上都打下了底子,不像国外,十三世纪的时候印刷术才传入了欧洲,然后现在那里一考古就在什么温泉底下挖出铜制品,连锈都没有,这造假技术太差了。

再说你们埋的深点啊,那旁边都能看见下水管了!

现在的研究院共制造了两台原型水力大纺车,一号原型机是专门用来改装成可以纺织棉纱,二号原型机是用来改装纺织麻布的效率。

这个纺车拥有三十二锭,不是江南那种小型单人操作的织机,以纺麻为例,通用纺车每天最多纺纱3斤,而大纺车一昼夜可纺一百多斤。

这个水力大纺车基本上是现代最先进的织机了,不过还是有比较大的限制,只能在放置在河流附近。

当然了不排除江南某些家族有更先进的水力织机,这种肯定没有办法流传出来,他们肯定都是严格保密的,织机在现在就相当于是印钞机了,每织一匹布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啊。

在古代布匹是可以当银子用的,尤其是比布更贵的丝绸,一匹丝绸卖到南洋,那可是能换到几十上百两的白银的,这个时候的中国是白银输入国,而且这还没算上瓷器。

不怪马可波罗来到中国说这里满地都是黄金,不过马可波罗可能没来过中国,估计是到了中亚附近,从那里听说了中国的许多事情,回去之后就跟人家吹牛,反正别人也没有去过。

朱厚照现在有点发愁,愁的是织机改造进展缓慢,现在的大明正处在小冰河时期,冬天会越来越寒冷,急需纺织机的进化。

不过他转头一想,就算是现在未完成改造的织机也是可以纺织棉纱的,就是质量不怎么好,但是量大啊,麻布这东西没有棉布保暖,而且味精工坊和食盐工坊再有几个月就要建成了,到时候两个工坊招收的流民有了工资,肯定要去消费,衣食住行这方面肯定是占到很大一部分的。

朱厚照吩咐研究院,让他们按照现在的棉纱织机,多制造几台。

“陛下,织机还没有改造完成,现在纺织出来的棉纱成色不是很好。”

“没事,能做成衣服就行,这种便宜点卖出去也能收回本钱,要不然放在那不也是浪费吗?先制造五台,然后你们挑选河流放置织机,建设工坊就行。”

“臣遵旨。”

朱厚照叮嘱着面前的工部官员说道:“织造出来的棉布全部交给皇店就行,他们会进行销售的,织造工坊的人员留下一部分,其余的人员继续改造织机。”

“臣明白,臣会和张提督做好这方面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