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章 大全景

我们经常说,好的电影会让观众共情。

那么问题来了,怎么做才能让观众共情?

从技术角度来说,一般分为两种方式。

一种是导演或者编剧主动引导,最简单的方式,就是通过事件、冲突和特定的台词来引发大家共鸣。

说白了就是制造情绪,最容易引起观众共鸣的情绪有三种,性别、阶级和民族自豪感。

比如小妞电影就是性别,《大人物》和《我不是药神》就是阶级,《战狼》毫无疑问属于民族自豪感。

商业电影一般会用这种方式,因为节奏快,需要马上就让观众感受到情绪,才能带入进去。

而另一种就是不引导,让观众去发现。

通常是文艺电影在用,楚嚣现在用的就是这种方式,只不过他更极端一点,《冬眠》的开头,没有冲突,没有矛盾,甚至没有故事情节,人物的性格特征都是以日常生活的方式展示出来,让观众自己去找,去发现。

如果他们能发现和自己,或者自己认识人的相通之处,那就可以共情。

比如刚才王志闻演的这段,其实不用楚嚣解释,很多人仔细回想一下,也能想通其中的关键,然后他们就会开始好奇。

为什么一个作家会不善于与人交流?

他的身上发生过什么事?

他接下来要何去何从?

这些人就会继续看下去,而且很是期待。

当他们发现楚嚣把张硕这个角色设计成了外表傲慢,内心孤独的矛盾体时,他们就会不自觉地带入情绪,他们就能发现电影的乐趣。

因为没有一个人是不矛盾的……

如果不能共情,其实也无所谓,无非是骂两句烂片,楚嚣神奇不在,只会装逼之类的话而已。

说实话,楚嚣真不太在乎,作者电影,就是表达自己的想法,不被骂才是妄想。

但谁也别想改变楚嚣的想法,他就要这么拍,谁说都不好使。

显然,王志闻很了解文艺片导演的德行,他根本没想过反驳,反正只是表达方式不同而已,他只是喜欢张硕这个角色。

而且楚嚣很大方……

不过王志闻也有疑问,“导演,既然你想平静地拍摄张硕的生活方式,为什么又要设置小男孩砸车窗的戏份?这个冲突不就加剧了吗?”

楚嚣乐了,“王老师,普通人的生活确实千篇一律,但不意味着一点波澜都没有,您仔细看看分镜头脚本就知道我为什么要这么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