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公公面无表情的点了点头,向着在座的几位大人拱了拱手,退了出去。
临出门前,中年公共提醒了几人一句,这件事圣上已经过问了,一个时辰内必须要有结果。
“好了,诸位大人,王公公的话大家也都听到了,圣上已经过问了,不能再拖了,必须要给朱平安议定出奖励了。”王侍郎对众人说道。
作为吏部左侍郎,在严嵩、徐阶等阁老和各部尚书没有出席的情况下,理所当然的主持了这次奖励议定。、
“拿掉‘代’字就够了吧,他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已经官升好几级了,拿掉‘代’字,成为正四品的提刑按察使司副使足够了。”一个官员说道。
“不行,赵文华赵大人的祭海大捷奏疏可是写清楚了的,朱平安乃是祭海第一功,圣上也都阅览了的,奏疏中写明,为了扩大祭海效果,赵大人以自身为诱饵,引诱倭寇前来袭击,暗中令胡宗宪部、朱平安部、李庭竹部做好埋伏,倭寇果然上当,陷入埋伏,是役,五百多倭寇走投无路跳海而死,汤克宽部斩获倭寇二十七,俞大猷部斩获倭寇六十五,李庭竹部斩获倭寇九十八,胡宗宪部斩获倭寇八十,朱平安部斩获倭寇两百九十,解救百姓无数。此役乃是江南剿倭第一功,朱平安乃此役第一功。”
“数月前,朱平安在应天城下剿倭五十七人,便官升三级,被擢浙江提刑按察使司代副使,专事团练事宜,协助剿倭,荫其子百户,世代相传,以赏其功;此役,朱平安斩获倭寇两百九十,五倍于数月之功,仅仅去掉一个‘代’字吗?!”
“朱平安可是在圣上跟前留下名的人,如果议定此赏,圣上那关就过不去。”
另一位官员摇了摇头,提出了反对意见,建议更进一步重赏朱平安。
“张大人,我知道你是徐阁老的人,而朱平安又是徐阁老的得意门生,你有意维护朱平安,想要给他升官,甚至想要将他调到京城来,不过,他还要再磨一磨。六品升五品,跟五品升四品,它不是简单的数量问题,这官啊越往上升越难,所需要的功劳也越多。他年纪轻轻,弱冠之年,就已经是正四品了,再往上升,对他不是好事,对朝廷不是好事,对老百姓也不是好事。他资历、阅历和能力都不足以支撑他再往上升了。”
马上就有官员反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