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布帘被掀起一角,一个略胖的憨憨少年探出头来,看了看外面风雨连天衔地的架势,便对站在马车外的汉子说道。
借着闪电的亮光能认出,这略胖的憨憨少年正是来应天赶考的朱平安。
披着蓑衣的赶马汉子摇了摇头,“这那能行,俺这一身水的就不进去了。”
微微探出马车的朱平安不在意的摆了摆手,“不碍的,赵哥除了蓑衣进来便是,行李和书卷俱被我放在行囊中了。”
赶马汉子犹豫了一下,便在朱平安的再三要求下,除去蓑衣进了马车略作休息。
这辆马车说来也是巧合,在古代可不向现代那般到哪都有直达车,在大明朝,即便是车马行也不能说你要到哪都有去哪的车,这也是朱平安两次辗转后,碰巧遇到的要去应天拉货的赶马汉子,稍作协商,赶马汉子便爽快的捎带了朱平安一程,只收取了少些车资。在古代,礼教的约束下,好人似乎要多一点。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马车外狂风大雨瓢泼而下,就像没头似的,下个没完。朱平安透过车窗往外看,对江南梅雨印象更深了。以前只是停留在课本上的记载:长江中下游地区,每年6、7月份都会出现持续天阴有雨的气候现象,由于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称其为"梅雨",此时段便被称作梅雨季节。现在对其描述的持续天阴有雨更有感触了,数天车马行,未见艳阳天。
从上午一直等到下午半晌时分,风月也没有停住,只是稍微小了些。赶马的赵哥便重新披上蓑衣,赶着马车沿着官道继续前行了。
路上泥泞,又多水汪,马车摇摇晃晃走的不快。即便是古代的官道,也不能和现代的哪怕是豆腐渣工程的公路相比。
不到三里路走了多半个时辰,也就是现在的一个多小时,才到了应天,就是现在的南京城。
掀开马车门帘只是一眼,朱平安便被这巍峨南京城给震撼了。
巍峨,恢弘,雄壮......
应天城墙宛如一条巨龙蜿蜒盘桓守护着应天,蜿蜒几十公里,一眼都看不到边际,城墙很新,在大雨的洗礼下显得更新。应天城墙是在洪武末年才完工的,这是朱平安看到的最大的城墙,比西安城墙还要雄壮,几乎堪称世界第一大城,当然这个时候顺天(北京)应该才是最大的,不过这并不影响朱平安的感慨。
尤其是这个时候,城墙上数个外伸的石刻龙头口中喷吐出硕大水柱,宛如真龙吐水一样,平添了朱平安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