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华罗庚对于余华的评价。
若没有余华超乎常人的心算能力,说实话,别说33天完成破译,就连99天都不可能。
即便华罗庚有破译红密的办法,也会在实际破译工作之中被如同大山般的工作量败下阵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系统性的密码破译工程,绝不是一个人就能搞定的。
尽管事后基本不会有太大的实质性奖励,但这并不妨碍华罗庚对余华的称赞……与感谢。
“教授,您过誉了,学生不过是尽了一份微薄之力,您才是功劳最大的人。”听到华罗庚这番话,余华赶紧摇头,他并不居功,回应道。
在余华心里,华罗庚才是功劳最大之人,若没有他传授矩阵知识,余华根本不可能从事这项工作。
破译?
破译个屁。
“你我之间,莫要如此,须知,过度谦虚乃是骄傲,说你首功,那你便是首功,好了,不聊这个。”华罗庚见此,失笑摇头,说了余华一句,随即话锋一转,安排接下来的事情:“原始矩阵出来了,接下来我进行矩阵逆运算,求矩阵向量位数,你负责日语单词和明文整理,准备破译第二批第1份原始明文。”
“学生明白。”余华心中流露出一股期待之意,面容庄重,认真点了点头。
在仅有原始矩阵的情况之下,进行矩阵逆运算和求矩阵向量位数,没有极深的数学造诣和研究水平,根本无法做到。
但,华罗庚能做到。
找遍全中华,能够符合这一条件的人,也仅有还未真正展露中华数学之父光彩的华罗庚。
未来或许会增添余华的姓名。
华罗庚和余华兵分两路,各自忙碌。
很快,日语水平不俗的余华,便把需要整理的日语单词和原始明文处理完毕,等待华罗庚的好消息。
没多久,华罗庚完成原始矩阵逆运算,距离真正意义上破译红密,只剩最后一步——求矩阵向量维数。
一九三七年四月三号凌晨四时许。
灯火通明的清华园西院第28号房间书房内,一份来自于新京关东军司令部表面标记绝密没有任何规律可言的英文字母原始明文,被翻译成一份日语电文。
“命令:中华驻屯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