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疯了一般,再也不敢承包八里村水库了。
经过一年的规划预算和王珂项目筹资,在汉山区财政的鼎力扶持下,八里村公园得以顺利的实施。
八里村水库建设公园后,乜振兴感觉八里村公园名儿不好听,改称汉山城市公园。其实这里和城市八竿子打不着,就是一个名称而已。
名义上城市公园是王珂投资建设,实际上王珂并没有出多少钱,真正出资的是汉山财政部门,投资3000万元建起来的,公园建设完成,收归市建设局管理,3000万元资金由汉山区承担,并负责环境卫生与治安工作。
小主,
城市公园建成后,本应该免费向市民开放,王珂提出:自己辛辛苦苦建设起来的公园,投入了2000万元。免费开放公园城市公园,自己的投入收益没办法实现,于是,由王珂开发公司组建机城市公园管理机构,四周建起了围墙,不能建设围墙的地方,用篱笆隔离,每人次收取20元的门票。实际上,城市公园成了王珂公司的私有公园。
王珂为了利润的最大化,他的目的并不是建设城市公园,为了每人收取20元的门票费用,这仅仅够在那里的人员工资以及道路维修、设施维护等相关的费用。
王珂真正的目标是,利用八里村想水库淹没区、滩涂300亩土地,进行别墅的开发建设,这是他最终的目的。
进行别墅开发建设,必须要搬迁水利,农业,林业等相关单位和部门,也就是汉山区的第二政府。这些单位从那里迁回机关大院,工作异常的艰难。
抵触情绪和反对声最大的便是水利局。于是先从水利局下手,将水利局长调到了档案局。有关部门进行审查,水利局管理不善,造成水库水质污染,发生投毒事故,私设小金库胡吃海喝,局长接受审查,从股长到副局长受到处分。
农业局态度最为积极,首先表态支持政府决定,积极配合搬迁,在机关分得六间办公房屋,迅速搬离了那块风水宝地。
区农业局长还兼任了区水利局长,这在汉山区来说,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事情,一名局长兼任两个局的局长,汉山区还是第一任。
林业局长看着农业局长的结果与水利局长的后果,自然明白,赶紧搬迁是正确的。
轰轰烈烈的搬迁工作就这样轻而易举的解决了。这是乜振兴没有想到的事情。他想这事要有一个过渡过程,最后慢慢的做工作,让这些单位心满意足的搬迁。没想到300亩土地占有者,20多个机关事业单位,在不到半年的时间便纷纷搬离。连水利局这样老大难单位搬离进了机关给提供的办公用房。
机关把修建的门面房屋都腾出来一部分,让搬回去的机关和单位办公使用,虽然那里环境一般,办公拥挤,但单位上班,只要有一个地方、有一张办公桌也就行了。大家再争也没有用,那是公家的地方,个人说了也不算,即使你当着局长,那又怎么样呢?
很快,农业局长提升为副处级领导干部。大家在这一次事件中看到,乜振兴手腕的厉害,以及他的工作作风。
这样,水利局就空出一个科级岗位。汉山区是农业大县,农业局与水利局是重要部门。
乜振兴突然想到了乜四仁。乜四仁岳父不停地给乜振兴找事儿,老四在省上一年的培训结束,说起来培训是两年学习时间,实际脱产只学习一年,还有一年时间便是实习阶段,实习阶段可以回单位上班,在外东游西逛也没有管。
乜四仁毕业就是大专文化,组织部门对其进行了考查。区级组织部门对市级企业单位的普通干部进行考查,这还是第一次。
当王珂获悉组织部门对乜四仁进行考察,准备提拔当汉山区水利局长的事,王珂有些不满意,他亲自找到乜振兴说:“乜四仁正在旅游公司在那里负责,他有旅游方面兴趣,又有水利方面的专业知识,现在正在汉山组织施工。正准备施工完毕,让他在那里当总经理,你把他提拔走,这里谁有本事负得了责?汉山的山山水水,乜四仁活地图一般。他对水利施工和水文方面知识了有专业知识,同时,他经过培训以后,理论水平更加完善,对旅游特别重要,你把他弄走,我不是白瞎了吗?”
乜振兴说:“就是当旅游公司的总经理,也要进行考察考核,难道旅游公司就没有级别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