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晚,乜振兴并没有回大县,而是住在了汉山区。他想再一次寻找寻王萍和孩子,现在孩子该上幼儿园了。难道王萍失踪了不成?虽然当时已经有了寻呼机,p而且有汉字机与数字机之分,数字机只能接收电话号码。看见电话号码及时回复,而汉显机可以直接把要说的话显示在屏幕上。当时的通讯已经非常发达,磁卡电话和公用电话几乎每条街上都有十多个,如此发达和方便的通讯设施,王萍怎么就悄无声息的消失了?
他让司机回大县,把剩下的几个后腿和猪头全部带上,他要去探望乜四仁岳父,自己的老领导。
他突然想到牟丽父亲和母亲,他知道牟丽的爸爸是商业局长,虽然现在退了,他也应该去探望探望他,自从调往大县以后,从来没有去过牟丽家。
他专门问了乜四仁弟弟,牟丽的家住哪里,乜四仁说:“牟丽的家,还在那个老式的只有三层家属院,房顶是拱形的圆顶。”
乜振兴知道商业局的老家属院。隔壁原来是市农业局家属院。他对那个地方还是比较熟悉的。
司机把车开走,把二楼剩余的三个后腿和一个猪头带上,让第二天来和他联系。
乜振兴没有登记宾馆,而是在南关街区继续寻找王萍。其实,他知道王萍的母亲已经去世,父亲回了东北哈尔滨,和自己五个兄弟姐妹住在了一起。但乜振兴一直认为,有可能他们会再次相遇。
他在南关街区闲暇慢转的时候,便再次看见了王珂救援队和王珂建筑公司,原来的王珂工程队,现在变成了王珂建筑总公司,这么说来,王珂有了总公司,自然会有分公司。
他对这个地方敏感认识的原因,王珂曾经救过自己的弟弟命,虽然他对自己的弟弟不感兴趣,但弟弟的岳父曾经当过省上主要领导,而且在他最彷徨时,他轻而易举不费吹灰之力到了大县。大县那个地方,在一定程度上讲,比市长的待遇还要好。特别是民政部门,年底前在大县寻求粮食,物资和资金上的帮助,让贫困山区渡过难关。他是从邻县贫困县过去的,自然理解和了解民政部门的难处,便要求大力支持。
每年,他们要向企业和有关单位以及财政资金,给民政部门资金100多万元,乜振兴认为,100多万元不能满足贫困山区,特别是贫困家庭和人口的困难,于是,他第一年便从方方面面征集资金300多万元,支援民政部门。现在他知道,对富县来说,民政部门不算什么?而对于穷县来说,民政部门是重要部门,在邻县许多乡镇的主要领导,愿意回到民政部门当一个副职,还难以得到安排,在大县这里,民政部门需要求爷爷告奶奶筹集资金,要了资金要物资,要了物资要粮食,好像大县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地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最后,他通过乡镇和财政部门筹集到一部分资金,那一点资金,对大县都是毛毛雨,无需大惊小怪,富裕县支持救济穷困县,这也是义务。不到一年乜振兴所在的大县,在市级各部门都是优秀,甚至于年终目标考核还没有来人进行考核,市上主要领导在跟他谈话的时候说:“你们今年是优秀县,要发扬成绩,再接再厉,把经济搞上去,不要出大事。”
他一想,目标考核还没有开始,领导怎么就确定了是优秀县。
目标考核正式进行,市民政局长带队,他一想大县肯定是优秀,不是优秀,第二年他们所需要的钱财物都会泡汤,或大大的缩减。
乜振兴很荣耀,在这样工作,即使你每天睡在家里不上班,到年底只要把市级部门、方方面面的领导关照好。自然年底目标考核是优秀。虽然他们县今年遭与洪水灾害,但省市水利和农业部门给了数千万元的维修资金。甚至他们有一座大桥泡了几天水,交通部门给了300万元重新修建,实际上那一座大桥仅仅受到了水的冲击,没有任何维修的必要,但上面依然把这一笔资金拨了下来,乜振兴认为,一个县只要经济好了,人脉好了,一切都会得到得到解决。
正当乜振兴徘徊的时候,竟然有人叫他。他感觉很吃惊,在汉山区并没有熟人,只有市上部门领导认识他,但南关小行道里,谁会叫我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