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奇异动物

要说汉山的动物,必须要先介绍汉山的人口与居住情况。

汉山分前山和后山两部分,前山属于丘陵浅山区,占地面积不是太大,有六个自然村庄三个村委会,总人口六七百人。这六七百人自然不含电站的200多人,加起来的总人口不足1000人。

汉山的后山面积极为广阔,由于高峰林立、沟深山大,居住的人口并不是太多,分左、中、右三个村独立存在,这三个村总共人口不足三百人,每一个村也就几十百十口人,零星的分布在整个区域。王方舒的养父母家,是海拔最高的住户,他们家居住海拔接近二千米。最高主峰有3000海拔左右,常年积雪不化,没有人居住生活。

由于主峰常年积雪,耕种土地极少,但资源丰富,平时极少有人上去。但有好事者和登山的人,选择在此探险。探险队在汉山高峰失踪和死亡的人数达到50%,探险队一般组织十人左右登山探险,成活的只有五人左右下山。另有一半不是失踪积雪中,要么由于路滑,路途摔亡。由此,登山的主要区域和路段均被阻断。

后山有三个村委会,前山有六个自然村庄,也是三个村委会,整个汉山有六个村委会,整体村民人口1000人左右。当然电站是城市居民户口,他们的户口在派出所管理。汉山村民的户口由汉山镇所管。

据当地政府反映,由于深山老林,许多家庭只给一个孩子上户口,超生多生的孩子上不了户口,出生之后一直没有户口的“黑户”,加之许多村民结婚就没有登记而生子,因此,估计后山村还有黑户人口100多人。

不管怎么说,汉山整体人口在千人左右,但汉山镇占据着汉山区面积的三分之一左右。

汉山上主要动物有野兔,野猪,黑熊数量最为多,保守估计至少有10万只左右,还有金丝猴,羚羊,麂子等等数量不少,极为罕见的动物就是大熊猫和猿猴。平时大熊猫少见,极难发现有熊猫出入。可能是部分大熊猫通过北坡通道,隐居在秦岭大山之中。最为奇特的是,在深山里经常有人看见猿猴存在。在汉山深山老林,有人看见过猿猴,说的神乎其神。

王芳舒的养父就讲述过他发现猿猴的经过。王芳舒养父说:“他们家门口有半亩左右的平地。每年种植包谷,红薯和青豆之类,一直长在地里吃清鲜的,每当玉米灌浆成熟的时候,猿猴便开始下山吃包谷,青豆,因为包谷芯很嫩,便一同食用。再过半个月左右,包谷芯就开始木化,包谷也就成熟了。在包谷尚未老时,他们便将嫩包谷在石磨上推成浆炕成膜,或打成浆做稀饭。包谷老熟晾干,然后保存,留着冬季当粮食吃。但往往在红薯和豆类,包谷还没有完全成熟,就被猿猴提前食用,几乎没有剩余。

汉山村民有使用红薯叶泡制成浆水菜的习惯,或腌制盐菜留着冬季的蔬菜食用。

往往在红薯成熟的季节,猿猴便提前食用,一季辛苦白废。

他们看着猿猴在庄稼成熟地里悠闲自得,将包谷一棒一棒剥下,放在自己的身旁,将外边的粗壳退下之后,逍遥自在的一口一棒吃着,然后优雅满足的离去,主人不敢说话。

有是,白天主人出现的时候,猿猴便慢悠悠的离去,并不惧怕人类。这些动物也极少伤及人类的生命和安全。按理,后山冰天雪地,除过动物,可食用东西不多,生存环境恶劣,存活机率不大,但猿猴怎么就在汉山生存了下来?

后山的人很痛恨这些与人挣食的动物,因为他们的土地面积很小,耕种极其不易,一旦夏季遇到干旱和风不调雨不顺的时候,收成极差。这些动物一旦伤害了他们的庄稼,冬季生活就困难了。

猿猴第一年来过,第二年依然如期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