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双徒拜师

乜四仁因为裸体摄影作品在电站闹的沸沸扬扬。老段和媳妇张诗,在电站每天找站长处理此事。站长实在无能为力解决这一问题,便想出一个办法:他弟弟在市文化馆当馆长,他可以给弟弟说好,借调乜四仁到文化馆工作一阶段,老段还有半年把牟丽带出师,就要调去电力局变电站工作了,风头过后乜四仁继续在电站工作,这样两全其美。

站长总不能把乜四仁推到水利局机关,这样老段去局里闹。让水利局也尴尬难堪,而且影响范围更大。

于是,站长就和弟弟诉说了此事,文化馆刚巧说他缺乏摄影方面的老师,这样他们从舞蹈、秦腔、绘画、诗歌、散文、小说方面人才就凑齐了。

事情办的非常顺利,当天下午站长便把乜四仁叫到办公室,偷偷给他说:你不需要带任何行李,一人悄悄离开就是了。文化馆的车在门外直接接你,然后就不要再到电站来了,出去避避风头。

乜四仁感觉这样最好。其实,乜四仁刚走电站这边就风平浪静了。原因是段丽雅站出来替乜四仁说话,是她自愿让乜四仁拍摄的。这让老段和张诗搞得尴尬不已。

乜四仁已经离开单位,便也不说什么。这件事情便算平息下来。

乜四仁在文化馆如鱼得水。文化馆其实人不太多,只有30多人,一半是人事,工资,办公室等闲杂人员,真正专业就是写作组,散文诗歌小说报告文学写作小组,然后文艺组,舞蹈,绘画,戏曲小组,摄影组等等一些与文化相关组。每组也就三四个人,摄影组就乜四仁一个人。每周举办一次免费讲座或辅导班,不收取任何费用,还发给笔记本和油笔。

市文化馆里有一个近百人的会议室,最为红火的是小说写作组,每次听讲近100人会议室坐的水泄不通,讨论的时候大家踊跃发言。当时人们能认识几个字的,包括小学,初中水平的人,都纷纷加入到写作行列,想展现自己文学才能,出名又出人头地,光耀天下。乜四仁摄影组就他一人,摄影讲座就只有七八人参加,大家都知道摄影就是照相,照相要有照相机,而当时有照相机的家庭极其少有,所以只有七八人还是照相馆学徒来听课。乜四仁也没有讲什么,大家只是坐在一起讨论闲聊。大家获悉乜四仁就是《裸体少女》作者时,感叹不已,羡慕敬仰。因为有难言之隐,乜四仁只能把话题引开。

全省获得摄影特等奖,乜四仁是第一人。文化馆自然要多培养人才。还把乜四仁送到省上去进行专业学习培训,这样,乜四仁的摄影水平有了快速提高。

大家对《裸体少女》极大兴趣:这样的抓拍和完美背景衬托,一生都难以遇到,而偏偏让乜四仁抓拍获奖。那个年代,就是摆拍也找不到模特。乜四仁从省摄影培训班回来,信心百倍,开始培训与讲座准备工作,他要把所学知识传授出去。经过动员,培训班有二十多名摄影爱好者前来听课。馆长亲自主持培训班讲座,乜四仁由于有实践经验,又进行了深化培训,他博览全书大量阅读摄影理论,培训班特别成功。

由于乜四仁作品获奖和讲座丰富多彩,深受大家欢迎。原来摄影爱好者不足二十人,短短几个月时间发展的新购照相机100余台,他的讲座竟然把会议室挤的满满当当。

大家普遍认为,写散文诗歌,那是需要文学修养水平的,不是一般人能够写出好的诗歌和散文。写小说的人,依然有几千爱好者,每期都把会议室挤的满满当当,最后发展到每周举行两次文学讲座。绘画和舞蹈培训依然两周一次。

摄影培训每周都要举办,乜四仁忙了起来。

慢慢的乜四仁发觉,专业画家,作家等等,平时都坐在家里干自己的事情,拿着国家工资自己写着小说`散文、诗歌,获得的稿酬却是自己多。虽然当时恢复稿费制没有多长时间,稿费也就几元十几元,甚至看见有一块钱的稿酬,但这是额外收入,工资以外的收入,积少成多。他们是专业作家,画家书法家,每天都向外邮寄作品,信件邮票甚至于稿纸和书法宣纸都是国家供应,连信封都是单位上印好,他们自由领取的。

书法家更是不得了,牌匾、单位题字书写,润笔费就几十元,甚至超过工资。墨汁还要在单位办公室领取,还有领了毛笔、宣纸在专业商店售卖的。

乜四仁非常羡慕写作组书画组的人。摄影作品代价就高了,需要自己准备胶卷,冲洗费也不低。单位不能帮你去冲洗相片,但信封和邮票可以随意领取。渐渐的乜四仁开始干自己零活。他每个月举行四次讲座,工作熟悉无需准备。他开始投寄摄影作品,虽然当时门路不多,发表之后可以得丰厚报酬。他的第一笔报酬只有两元钱,相当于四个夜班补助费用,除去一块钱胶卷钱,剩下一元钱才是自己纯收入。一月下来竟然有二十多元,这些收入给家里购买蔬菜,粮油已经够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买蔬菜不知道,现在蔬菜比原来贵了一倍还多,粮油价格依然没有调整,但自由市场的粮油要比粮站的精细美观,自然也好吃,醇香软糯。蔬菜公司的菜淹不拉稀,泥巴黄叶都有,而市场上售卖的蔬菜不但整整齐齐,新鲜活灵,像刚从地里摘下来一样。

乜四仁便在自由市场上买了大米和蔬菜,母亲惊奇发现蔬菜和大米这么好吃,以后就照这样买。母亲深知这样的蔬菜和大米要比在粮站和国营蔬菜公司贵许多。为了让家里人吃上好大米和蔬菜,乜四仁得不停的拍摄,投稿,额外收入和工资基本齐平。原来爱好也是会为经济服务的。

乜四仁在文化馆名声大震,汉山日报几乎每天有乜四仁摄影作品,有时一天两三幅作品见报,最为高兴的是,省画报还专题介绍乜四仁作品,一板稿费就是一百多,乜四仁在汉山市乃至全省文化界都有影响力。许多单位和十个县文化馆开始邀请去讲课了,每一次讲课之后,虽然都接待吃过饭,依然要以生活补助的形式,给二十块钱生活补助。这样下来乜四仁每月收入几十近百元,比副县长乜振兴工资都高。

现在工资已经不是几十块钱了,工资达到了126元。乜四仁已经几个月没有回单位领工资了,他要回去把工资领了。他现在不担忧老段会和媳妇找麻烦。没想到去电站刚走到大门口,老段就在那里迎接他,见到他笑着说:小乜呀,老段人老了,思想境界太低,你就原谅老段吧。

乜四仁很吃惊,老段突然大转弯。他随口说:会的会的,我也对不起你家段丽雅,伤害了她感情。

老段说:没有,没有,孩子现在都成名人了,报纸电台采访,成为汉山市第一个摄影模特。我当过你师傅,原谅师傅的过错。

乜四仁点点头:你是我师傅,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老段再次点点头:那为师就求你一件事,你能不能教段丽雅学摄影?孩子强的很,非要拜你为师。我马上就调变电站工作了,就这一个愿望。

乜四仁摇摇头:这断然不行。一是我们相处比较尴尬。二是他现在小学毕业,正上初中,上学期间学摄影会影响学习,而且对她影响也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