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不...是您的良心,很值钱

可完全安全卫生的鱼,可不多见啊。

正是由于符合标准的供应商太过稀少,导致大米超市的生鲜产品一直供不应求。

所以刚拿到检测报告,张伟就马不停蹄的赶了过来。

“老板,我们这次来,还要带一些样品回去。”

“同时,我们也想和您谈一下价格,您觉得合适的话,我们就尽快定下来怎么样。”

提到价格,王永军肉眼可见得忐忑起来,由于常年劳作,粗糙地双手,手心渐渐冒汗。

就拿最常见的鲫鱼来说。

“鲫鱼的话,五...五块一斤。”

上次鱼贩子来收鲫鱼,都是四块五一斤,可王永军觉得,自己的付出,值得五块一斤这个价。

正当王永军害怕自己报的价格太高,担心大米超市不收时。

果然,张伟摇了摇头。

“老板,这个价格的话。”

“高了?那四块五?”

价格低是低了点,但人家好歹是超市,可以长期供货,起码不愁销路啊。

王永军还以为价格太低了,可张伟却摇头道。

“不,是价格太低了。”

“啊?”

你们收购商,不使劲儿压价都不错了,还嫌价格低?

进入大米超市近两个月以来,如今的张伟,早已不是那个在写字楼里当牛做马,浑浑噩噩的打工人。

他有着上万的月薪,让人羡慕的福利待遇,连带着自己的家的日子,也变得红火起来。

最近,张伟还谈对象了,对象是高中教师,人品性格都没得挑。

再多相处了解一段时间,就该谈婚论嫁了。

这样的日子,放以前,是张伟想都不敢想的。

生活越来越好,可张伟始终没有忘记这一切的根源是什么。

是因为苏总,是因为大米超市。

只有大米超市越来越好,自己的日子才能越来越好。

用主管的话说,短期看,在对供应商采购时,价格当然是越低越好。

但长期看,这样做反而对大米超市不利。

很简单的道理,像王永军这样良心的养殖户越来越少,就是因为他们想好好养鱼,却赚不到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