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你要是用得上,都拿走!

沟渠底部的地面已经是自然层,基本上没有有价值的物品。

两侧倒是时不时的能看见一些古砖块、陶片或者瓷片。

只不过瓷片并不多,有价值的更少。

对于发现的少量细瓷、好看的瓷片,他把它们收集了起来。

走了大概30米远,常顺看见沟渠左侧上方位置一处地方有老墙砖。

墙砖是双层的青砖,很厚实,不过被挖机挖开了,参差不齐。

有几块或是完整或是半块的砖块分布在挖机挖开的斜坡或者地面上。

他在有砖块滚落的位置查看了起来。

突然,一个半块青砖的旁边有一抹绿锈露在了外面。

绿锈露出的地方面积不大,只有小拇指指甲壳大小。

靠近了看,他发现似乎是铜元。

扒开土层,把它捡起来看了下,确实是一枚铜元,十文的户部“大清铜币”。

把它放到塑料袋里,常顺顺着坡度往上走去,一边走,一边观察着土层。

这次没有再发现有价值的东西。

到了墙砖位置,他用小洋镐沿着墙脚处挖了起来,打算碰碰运气,看看能不能挖到啥东西。

前世还是听拆迁寻宝相关小说,他了解过。

拆迁区有专业挖宝人,他们就是在那些历史建筑老房子的墙脚下挖宝。

古人盖房子讲究,房顶大梁放房梁钱、地面撒镇宅钱。

有钱的还可能“金玉满堂”,在家里某处地方铺钱、或者在房子的四角位置藏银元镇宅。

另外古人存钱也没有现在这样方便,很多人更习惯把钱埋藏在土里。

这就形成了所谓的窖藏。

因为这处位置被挖机挖开了缺口,他现在挖土很方便,直接往下面扒就行。

用小洋镐扒了大概两分钟,一连两枚铜元被他挖了出来。

两枚铜元,一枚是“光绪元宝”十文,“苏”省造,另外一枚是民国“双旗铜币”开国纪念币,也是十文。

没有使用金属探测器,他并不清楚墙脚位置的具体情况。

又挖了一会儿,挖出一枚铜元,两枚铜钱后,常顺就没有继续在这里挖了。

铜元是二十文的“大清铜币”,两枚铜钱,一枚“乾隆通宝”,一枚“道光通宝”,都是普通钱币。

知道这处地方能挖到铜钱、铜元就行,等晚点拿了探测器过来,再继续扫荡一会儿。

接下来他沿着沟渠继续往前寻找着。

找完了一里路范围内可能存在物品的地方,他又去土堆面上找了起来。

土堆面上的物品并不多,就算有,也被自然层那些泥土掩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