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这是啥?像木头一样

下午雨下得小了,还是因为过年人多的原因,当他们到家的时候,天已经黑了。

期间宋芫发了信息,问他到家了没。

常顺把情况告诉了她,让她安心。

因为他回家了,她晚上也不没去租住的房子住,而是跟之前一样,选择了回市区跟她父母一起住。

知道他们回来,爷爷奶奶早就准备好了晚饭。

把东西都拿下车后,一家人围在一起吃喝起来。

“阿顺,之前听你爸说你跟那个女孩,叫啥芫芫的,已经领了结婚证了,是真的吗?”

吃饭闲聊,爷爷问他道。

他这样问,奶奶也看向了他。

“是真的!她还要上几天班,不然我就把她一起带回来了,等腊月二十七,我就去接她来这边过年,你们二十八应该可以见到她。”

看了两位老人一眼,他笑着道。

“好!太好了!还是我孙子有出息,说娶城里女孩,就真娶了城里的!”

爷爷很高兴。

“阿静,你以后嫁人,也要嫁城里去!”

奶奶看了常静一眼,笑着对她说道。

或许在老一辈人眼里,城里人更加的高贵。

常顺的观念,人的出生不由己,最关键的还是取决于个人,一个人只要足够优秀,其实不管是生在农村还是城市,终会出人头地。

城里一样有过得不好的人。

这话说的,常静有些脸红,在外面生活了一段时间,她心里应该也是想着以后在城市生活的。

“奶奶!我以后会帮她买房,有了房子,再把户口迁过去,她也是城里人。”

看了看常邱氏,他笑着说道。

“那不一样,乖孙女一定要嫁个城里人。”

“好!那就让她嫁个城里人,还是一个有本事的城里人!”

面对老人的执着,他也没有刻意的去争辩、反驳。

“阿忠,这次去沪市咋样,挣了多少钱?”

又过了会儿,爷爷开始打听起父亲在那边的收获。

“我去了也就一个月的时间,期间还把驾驶证考了,真正做事就十几二十天,没赚多少钱,大概四千多块钱,比春荣跟阿静要差些。”

常建忠实话实说道。

其实并不止他说的那些,怎么的,他捡到的还有一些石器、砖、瓦当之类。

那些未来的价值并不低。

“那也不少了!比在家待着强了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