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两个箱子,不仅仅只是箱子

客厅正对大门的那面墙有一个老实木柜子,他走过去找了一遍,从里面找出来了一把镇尺。

镇尺是石头制作的,跟一些砚台的材质类似,颜色暗中泛绿。

他仔细看了尺子的表面,雕刻有精美的纹饰图案。

这些纹饰,有花卉、蝙蝠、童子等。

表面岁月痕迹明显,长条形的边缘位置已经被磨损的相当圆润。

这物件,年份至少是民国时期。

算是一件比较好的文房用品了,绝对比普通的砚台值钱。

拆迁的工人应该是不懂收藏,不然肯定会拿走。

柜子的柜门,抽屉门,常顺也仔细查看过。

并没有铜钱钉在上面,不然他肯定会把它们撬下来。

找完大厅,他又顺着门洞往里走,在卧室寻找着。

光线很暗,常顺就把头灯拿出来戴上了。

卧室里面同样有柜子,不过是老衣柜,是八十年代带玻璃大门、过时了的那种。

这年头这样的柜子除了老房子里面还有人在用。

那些新盖的楼房,新装修的住房,已经不用这种家具了。

看了一眼柜子里面,衣服不少。

他在房间找了个蛇皮袋,把那些看上去比较干净,没有破损的外套、裤子都装进了袋子里。

(穿在里面的衣服,他肯定不会要,那些别人不会买。)

在装这些旧衣服时,常顺用手把所有衣服带口袋的位置都摸了一遍。

至于为啥这样做,还是因为之前开出租车,他在听“拆迁寻宝”类小说时,听到过相关的故事情节。

说的是有的人,把贵重物品或者现金藏在那些旧衣服里。

特别是年龄大的老人,通常会这样做。

他们活着的时候,无人知晓。

直到一些老人去世,那些钱、东西才被后人发现或者被别人发现。

不只是小说,而在现实生活中,常顺就听到过,甚至经历过类似的事情。

他的大舅妈,在18年突然离世后,他的表姐们在清理老人家的旧衣服、旧被套、旧枕头时,都从里面找到了现金。

当时找出来的还不少,有接近两万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