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初心与坚持

祁龙、李白菏夫妇,还有祁虎子和他的媳妇春燕,在结束了井冈山那令人心潮澎湃的旅程后,满怀期待地向着下一站——福建进发。他们驾驶着车,沿着蜿蜒的公路前行,车窗外的景色如诗如画,青山连绵起伏,绿水潺潺流淌。

刚踏入福建的地界,祁虎子就忍不住喊道:“哥,车开慢点,我都跟不上这美景了!”他一边说着,一边不停地用相机记录着沿途的风光。这里的山清水秀与井冈山的豪迈壮阔截然不同,多了几分温婉与灵秀。

到达目的地后,他们首先来到了红军首次入闽纪念馆。一踏入馆内,祁龙的目光就被一幅幅珍贵的历史图片吸引住了。图片上,红军战士们迈着坚定的步伐,踏入福建这片土地,眼神中充满了对胜利的渴望。他仿佛能看到1929年3月,毛泽东、朱德、陈毅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从瑞金挺进四都时那浩浩荡荡的场景。

“看,这就是红军首次入闽的路线图。”祁龙指着墙上的地图,兴奋地对大家说道,“当年红军在这儿打了一场漂亮的胜仗,解放了长汀城,为革命发展打开了新局面。”

李白菏和春燕凑近看着地图,眼中满是好奇与敬佩。“原来这里有着这么重要的历史意义啊。”李白菏感慨道。

在纪念馆的另一个展厅,陈列着红军当年使用过的武器和生活用品。破旧的枪支、简陋的衣物,无一不在诉说着当年条件的艰苦。祁虎子拿起一支仿制的红军步枪,沉甸甸的重量让他心中一震。“难以想象,先辈们就是拿着这样的武器,为我们拼出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接着,他们来到了毛泽东旧居纪念馆。一走进院子,就能感受到一种质朴而庄重的氛围。在旧居内,讲解员详细地介绍了毛泽东当年在这里的生活和工作情况。

“毛泽东同志在这里深入了解当地民情,为革命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决策。”讲解员的话语中充满了敬意。

祁龙认真地聆听着,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他看着毛泽东曾经居住过的房间,简单的床铺、破旧的桌椅,心中对伟人的敬仰之情愈发深厚。“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毛主席依然能高瞻远瞩,带领红军走向胜利,这种精神太值得我们学习了。”

春燕在一旁若有所思地说:“以前只是在书本上了解这些历史,现在亲身来到这里,感觉完全不一样,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革命的不易。”

离开毛泽东旧居纪念馆后,他们又前往红军三平会师纪念馆。一进入馆内,一幅巨大的会师油画映入眼帘,画中红军战士们紧紧相拥,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

“1935年7月1日,中国工农红军独立第三团和独立第九团在这里胜利会师。”讲解员的声音在馆内回荡,“这次会师意义重大,它打开了闽西、闽南两块根据地的通道,扩大了红军的影响。”

祁龙和祁虎子站在油画前,久久凝视。他们能想象到当年会师时那激动人心的场面,两支队伍汇聚在一起,为了共同的理想和信念,携手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