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克冯带领的主力人马在大道上踯躅而行,前面的两只“牛角”在田地或者是草地上推进。
日本兵甚至全都下马步行,行军鞋的橡胶鞋底踩在土路上,发出扑通扑通的声响,大檐帽的帽遮下面,是一张张面无表情的饼子脸,土黄色军服上衣的背后已经出现了汗迹。三八大盖半挎半持,放在了一个最适合快速转变为据枪射击的位置。论起单兵素质,一个甚至能顶扈兵五七八个。
所以,这二十个日本兵,确实是充当牛尾巴的绝佳人选。
凡事有利则必有弊,摆下大牛阵之后,在行进速度上肯定是会放缓很多。
不过,郑家屯又不是急于一时,所以为了稳妥起见,韩克冯决定太阳下山之前赶到李家围子,休整一晚再出发,然后在第二天晚上之前不论如何也能到达。
这李家围子是一个有高大围墙以及四角炮台的屯围子,不惧绺子砸窑。而且真正的与怀德韩家之间素有往来,所以大队人马毫不费力的就进入屯围子当中进行休整。
高大围墙以及四角炮台可以提供足够的安全支持,不需要再担心遭到攻击,可算是能缓一缓了。
但是这三百来号人马,除了有身份的能住进屯围子当中大户人家之外,其他都得是到各家各户找宿。而且是吃饭给饭钱,住店给店钱,这方面还不至于差事儿,否则谁还与怀德韩家合作。
李家围子有两个大户,都是与怀德韩家有买卖铺号上的往来,平时屯围子打下的粮基本都是卖到怀德韩家开的烧锅。尽管有时候遇到不是物的管事,会去码压价,满斗提虚斗倒,把庄稼人压得直翻白眼,但是卖给烧锅确实是省时省力。
所以,这次韩家四少爷到来,屯围子自然不能怠慢,赶紧杀翻了两口猪,又杀鸡拔毛,忙活得热火朝天。
然而韩克冯与刘小凤平时那都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对于杀猪菜没啥兴趣,夹了两筷子小鸡炖蘑菇之后,就腻歪了。
甚至扈兵与刀客在平时也都不缺一口肉吃,伙食相当不赖。
但是这些日本兵可就不一样了,见到猪肉炖粉条就如同饿了八辈子的孽头,什么家乡的饭团子、味增汤、天妇罗,全都抛到了九霄云外。
个个都吃得满嘴流油,粳米干饭添了一碗又一碗,恨不得把脑袋瓜子扎到饭碗子里,彷如饿死鬼托送,果然这些岛国人历史以来就是只配吃粗糠的山猪。
在这一时期,日本在关东的驻军主要集中在中东铁路南满段的各个关键节点,即公主岭、连山关、铁岭、大石桥、鞍山,各有一个独立守备大队,每个大队都是千人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