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不需要证据

“呵呵,我虽然不在沈阳城,但是我在怀德韩家呀!” 刘小凤点起了一根女士香烟,把脚步挪到了窗前,向上掀开一扇窗户,传进来的喇叭声骤然放大。

前院灵棚当中的四班喇叭匠子即将“对棚”。

对棚即各班喇叭匠子之间的比试较量,在此之前需要先有一个单抠对艺,行话叫“干小活”。

此时干小活的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两手捏着两尺三寸的红铜喇叭,吹的是《哭七关》。这刚吹完金鸡关、黄泉关的清明幽长,正来到望乡关、衙差关,听得人撕心裂肺。

刘小凤不乐意听这些,于是又烦躁的把窗户关上。

常言道“要想俏,一身孝”,这服丧的刘小凤头上披着白麻布孝帽子,腰缠孝布带。可能是为了方便晚上回韩家,里面穿戴都是正常:一身青霞缎面绣暗花的旗袍,勾勒出迷人的妖娆身条,旗袍开叉露出白腻的大腿,更是晃得人眼晕。

每当刘小凤到灵棚前点纸的时候,喇叭的声调都开始颤悠,显然是喇叭匠子的气脉不够用。

所以,也怪不得韩老太爷离不开她。

刘小凤继续说道:

“二哥,你不在韩家,自然不了解韩家的厉害。虽然这怀德韩家只是边金韩家的一个支脉,但底蕴与势力也是你们无法想象的。咱就单说一样:奉天的张大帅与王永江谋划着重整东三省官银号,发行大银元票稳定奉票,如果不争取到韩家的支持,他们就算头拱地也办不成事!”

刘大凤在旁边听得一脸懵逼,虽然不太懂二妹说的到底是啥意思,实在是脱离她的认知范畴,但话里话外的,似乎是有实力帮自己找回场子。

这就很好!

那个帅气却不讲理的警察署长王剑壬,仗着自己有背景就欺压良善,而且手劲还不小,一到现在耳朵还嗡嗡响。

虽然她只是生活在屯子里的老姑娘,没啥见识,但也能懂得这应该是外力造成的上皮层纤维黏膜破损,导致声波增益异常——俗称耳膜穿孔……

但是刘老二听了这话,却是半信半疑。

他作为奉天税捐局厘金处的处长,对于重整东三省官银号的事情自然有所了解。但他这些年亲眼见证了张大帅的本事,从奉天巡防营起家,成为奉天督军兼省长,中间挤走了张锡銮,驱逐了段芝贵。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段位高到不知哪里去。

怀德韩家,乃至边金韩家,当真能拿捏?

其实刘老二最了解这位二妹,打小就心思深沉,绝不会无的放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