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馒头上了蒸笼之后,其他几个充当临时评委的开始在打分板上写写画画,之后就开始了第二项的比试。
第二项的比试就是刀工,菜品是土豆丝。
张飞早就在一旁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了。
刀工的要求就比较多了。要求整齐划一,干净利落,还要适应烹调方法,适应原料的不同性质。
刀法十二法:切、片、削、剁、剞、劈、剔、拍、剜、旋、刮、食雕,这些对于顾非晚来说都是小菜一碟。
直刀法,平刀法,斜刀法,剞刀法等,更是不在话下。
切土豆丝可不简单,它可是对一个人刀工水平的严格检测呢!要知道,在各种刀工比赛当中,切土豆丝的粗细程度那都是有着明确而又具体的标准哦。一般来说呀,理想状态下土豆丝的粗细应该控制在大约 0.2 厘米上下,这样的宽度既能保证土豆丝炒熟后保持一定的口感和韧性,不会过于软烂;同时,其长度则需要维持在 6 至 8 厘米之间,如此一来,既方便烹饪时翻炒均匀受热,又能让成品在装盘时显得整齐美观。然而,想要精准地把握好这个标准可绝非易事,如果没有经过长时间刻苦练习所积累下来的扎实刀工,那是很难做出准确判断的哟!毕竟,切土豆丝这件看似平凡的小事儿里头,藏着的可是真功夫!
顾非晚选了一个最锋利的刀,从大盆里拿出一个个长得凹凹不平,奇形怪状的土豆,手起刀落间,一个个光滑的土豆从顾非晚手中滑落到另外一个盆里。
然后将菜刀表面刷上一层油,纯熟的使用“平刀法”,将土豆切成薄片。不到2毫米的透明土豆片,在砧板上叠成了一个整齐的长条,怕那叠加这十几层的土豆片,在这薄如蝉翼的厚度之下,依然可以清晰的看见下面的木制砧板。
“嗒,嗒,嗒......”伴随着富有节奏感的声响,菜刀与砧板一次次地亲密接触,发出清脆悦耳的撞击声。每一次碰撞过后,便会有一片薄如蝉翼的土豆片从刀刃处轻盈地滑落下来。这些土豆片宛如一片片精致的雪花,在重力的牵引下,纷纷扬扬地飘落在一旁。
众所周知,在切割食材时,尤其是像土豆这样较为粘性的食物,往往很容易粘连在刀片之上。如此一来,不仅会阻碍厨师的视线,使得他们难以精准地下刀,更会大大减缓切菜的速度。稍有不慎,那些尚未被处理的食材就会如同顽皮的孩童一般,在砧板上四处乱窜,让人手忙脚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