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军的进攻,一直没有动静。
朱江有点怀疑大泰民族协会消息的准确性,就给大泰民族协会去电,希望他们进一步确认消息的真实性。
不久,大泰协会发来电报,确认缅甸政府军扩招军队人数和调动的消息真实性,但不确定一定会进攻掸邦革命军。协会分析,政府军进攻的方向,有可能是克伦邦。
这样的解释就合理了。
克伦族是缅甸第三大民族,是仅次于掸族(傣族)的第二大少数民族。
克伦邦位于缅甸东南部萨尔温江下游地区,是个内陆邦。克伦邦东接泰国,北接掸邦和克耶邦,西部与曼德勒省、勃固省和孟邦为邻。
克伦族早在英国殖民时期就谋求建立独立的克伦国。英国人在殖民缅甸时期,对缅甸本部和山地土邦实行分而治之的政策,也加大了缅族和少数民族的矛盾。
后世臭名昭着的电诈大本营妙瓦底,就是克伦邦的地盘,也是由克伦民族地方武装控制。
克伦邦的土司没有参加彬龙会议,严格地说,彬龙协议并不能约束克伦邦。
所以,自缅甸从英国人手中独立,克伦邦就开始追求独立。因为克伦民族组织的领导人的政治理念是克伦地区独立而不是合并到缅甸联邦,所以克伦邦没有参加彬龙会议,而且,还在彬龙会议前夕将四支克伦族武装合并为克伦民族联盟。
一九四九年,克伦民族联盟向缅甸政府发起攻击,一度打到仰光附近,直到后来遭到失败。但克伦族的独立武装一直和政府军作战,缅甸政府也始终没有控制克伦邦。
如果缅甸政府军进攻克伦邦,掸邦军如何反应,这是朱江现在应该思考的问题。
假如以后掸邦独立了,要想得到入海口,只可能向南发展,要想取得西边若开邦的地盘,需要经过缅甸本部两个省,是不可能的。
要取得南方的入海口,则必须经过克伦邦,占据孟邦的土地。
所以,克伦邦,无论如何,是绕不开的。
除非掸邦安心成为一个内陆国,就像老挝。
就在朱江思考克伦邦的问题时,革命军总部收到唐林发来的电报。
电报说,缅甸政府派人来到腊戍,通知掸邦革命军,协助政府对抗克伦民族联盟的进攻,立即发兵克伦邦。
接到唐林的电报后,朱江和陈明礼立即刘富贵朱老三等人一起开会商量。
去还是不去,这是一个战略问题。
除了陈明礼,其他人不能站在战略高度分析问题。
政府的目的很明显,利用掸邦革命军 ,让掸邦革命军和克伦军相互残杀,以达到削弱掸邦军队的目的。
以前政府也曾征召克钦军对抗过克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