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戍距离东枝二百多公里,后世的话就是几个小时的路程,但现在这个时代,要走十多天。
一百匹骡马,几十个马脚子和一百多押运的武装人员,朱江的马帮大队人马在路上绵延很长,在弯道上甚至看不看队伍的头尾。
这天 ,马帮沿着一个小溪边行走。
这时已经进入雨季,但天气晴朗,看不出一丝要下雨的迹象。
突然,天空黑云密布,狂风四起。
杨国明很有经验 ,他马上招呼马脚子加固骡马背上的油布,并把骡马拉进小溪边的树林。
还没来得及把所有骡马拉进树林,瓢泼大雨突然落了下来。
天地间突然被笼罩在大雨之中 ,让人无处躲藏。
小溪转眼间变成小河,并四处蔓延。
幸好骡马背上盖着油布,货物本身也用油布包裹,不担心被雨水打湿。
马脚子和押运的士兵,都披着棕榈绒编织的蓑衣,带着斗笠,但在这样的暴雨之下,一个个浑身上下还是湿透了。
暴雨来得快也去得快,转眼间消失无踪,天空又恢复晴朗,不是地上到处是水的话,简直好像没有下雨。
路上虽然被打湿,但并不泥泞,还可以继续赶路。
但无论如何,雨季走马帮,还是一件特别辛苦的事情。
走了十多天,马帮来到东枝城外。
东枝是掸邦高原的一个山城,四面环山,中间一个小城,隐藏在树木之中。
东枝是掸邦的首府,也是缅甸东部军区驻地。但东枝的位置并不在掸邦的中心,而是在掸邦的西南方。
朱江把队伍停在东枝城外,他需要进城去拜会一个人。
他叫唐林照看队伍和马帮,他带着朱老三和杨国明进入东枝城。
朱江要见的这个人叫郑济民,是缅甸华人,多年前杨国昌跑马帮到东枝和他认识。
据杨国昌说,这个郑济民,早年家境一般,做些小生意,后来投靠英国人,给英国人做事,才逐渐发达起来。
但杨国明没跟着杨国昌跑过东枝,就不认识郑济民。
三人按照杨国昌写的地址到处打听,最后找到郑济民的住所。
郑济民的住所在城中一个小巷,房子临街,有围墙隔开街道,围墙里面是茂密的树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