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

云启未来 银月光华 1185 字 2天前

这么说就合理了,那个时候为了防控技术入股带来的风险,限制质押可能促使技术入股方更专注于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

“98年的情况和现在能一样吗?”李墨曜大倒苦水,“怎么还能有这样的法规一直存在?”

“关于这点,我打听了澄州这边的朋友,他们说市人大的确专门对这条法规做过专项讨论,结论却是有人认为保留这条法规有助于避免短期套现,从而给正在起步的公司带来损失,所以想绕过这一条去质押是不可能的,我们得另想办法了。”

600万看似不多,但在当今的市场条件下靠企业之间的拆借难度很大。君不见靠着春晚又火了一把的蓝景机器人也才堪堪凑到一千余万来改建新厂。盘算了自己的所有合作伙伴,都发现了一个问题——缺钱。

工先锋做的东西太概念化,懂的自然懂,不懂的依然有大把的人在。靠银行贷款的话又要背上沉重的债务压力,这是研发而不是运营,短时间内是见不到效益的,李墨曜一时间根本无法面对诸多合作方,他该怎么跟人家解释?

“你能想到什么办法?”

几天前还一副统帅模样的李墨曜似乎在一瞬间又被打回原形,似乎又成了那个每天为公司运营而愁到没日没夜熬白了头的创业青年。

电话里,岳扬的声音满是无奈:“我没敢大张旗鼓,不过私下里打听了几个关系好的客户,他们的运营情况也不是很乐观,现在大家的日子都难过,恐怕……”

“还得靠我们自己。”

工先锋的盈利属于细水长流型,运营多年最大的一单,包括软件销售、硬件集成和技术服务在内,营业额也不过将将达到80万元人民币。那可是鼎途重工啊,平时接上一单8万到15万是常态。照目前这个水平要做到600万的盈利至少得三年。当然这是没考虑到业务量的增长,可即便如此短期内靠经营获得600万元是不现实的。

“开源做不到的话就节流。”

公司节流方案早有打算,只不过先前公司一直处于开拓型,内部整理工作还没展开,不是不想干,着实没时间。

“搬家吧。”李墨曜说。

岳扬点了点头:“碧江高科这个地方三年前还可以,现在明显不如临港,不过就算搬家也补不上缺口,还得想办法筹钱才是,哎?找找李英勋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