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他听到的那个意思吧?
会读书的留下,不会读书的扔了,他供养孩子考秀才,然后送到娘这里来?
都考上秀才了,娘你还能吃糠咽菜吗?
都考上秀才了,他要把儿子送给他娘?那他呢?他怎么办?
还有,还有……
大哥家的大豆会读书,可都是娘你供养出来的啊,大哥家可没花一个铜板,怎么到了他这里,他就要把考上秀才的儿子,送给她……
梅铜山真伤心了,不是卖惨,不是装可怜,更不是想骗钱……
“娘……我是你儿子,亲生的……”怎么可以这么对待他。他原来是被娘放弃,扔掉的那个。
梅老太太看傻子一样看着三儿子。
她有时候真不希望是他亲娘。
进了梅家门,一口气生了四个儿子。
养四个儿子比养几头牲口可费事多了。
读书一个比一个孬,饭量一个比一个大,她和梅老头累死累活拉扯他们长大,又给他们说亲,起房子,娶媳妇。
眼看着也算熬出来,该过舒心日子,又一个个的小崽子给她生。
于是,她和梅老头又累死累活,咬着牙过日子,都说人丁兴旺是福气,她只觉得摇摇欲坠。
儿子们有了自己的小家,开始算计着往自家扒拉东西,除了开饭的时候人齐,其他时候各活各的,谁心疼过他们老两口。
最让她气愤的就是她儿子孙子乌泱泱能站一片,就没一个争气的。
四个儿子绑一块,还比不上刘三花生的一个,她辛辛苦苦一辈子,在刘三花那个老白莲面前却抬不起头。
梅老太太心里存着一口气,不在刘三花跟前扬眉吐气,她至死不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