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1章 学习心里学

马克斯·韦特海默

在心理学的宏大叙事中,马克斯·韦特海默(Max Wertheimer)宛如一位开拓新领域的先锋,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创新精神,开创了格式塔心理学这一影响深远的学派,为理解人类的心理和行为带来了革命性的视角。

1880年,马克斯·韦特海默出生于捷克的布拉格。这座充满艺术与文化底蕴的城市,孕育了无数伟大的思想和创造力,韦特海默也深受其熏陶。他成长于一个重视教育和文化的家庭,家庭环境培养了他对知识的强烈渴望和对未知领域的探索热情。

青年时期,韦特海默展现出了非凡的学术天赋和广泛的兴趣爱好。他先后在布拉格大学、柏林大学和符兹堡大学求学,涉足哲学、心理学、物理学等多个领域。这种跨学科的学习经历,使他拥有了广阔的视野和独特的思维方式,能够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审视问题,为他日后在心理学领域的创新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符兹堡大学,韦特海默跟随屈尔佩(Oswald Külpe)学习心理学。屈尔佩领导的符兹堡学派专注于思维过程的研究,采用实验内省法来探索意识的内容。这段学习经历让韦特海默深入了解了当时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前沿问题,同时也激发了他对传统心理学研究方式的反思。

1910年,一次偶然的火车旅行成为了韦特海默学术生涯的转折点。在旅途中,他看到窗外闪烁的灯光,这些灯光看似静止,但当火车快速行驶时,它们却仿佛在移动。这一现象引发了他的浓厚兴趣,他开始思考人类视觉感知中这种“似动现象”背后的原理。

到达法兰克福后,韦特海默立即投身于对似动现象的研究。他利用显示器进行实验,通过控制灯光闪烁的时间间隔和空间距离,观察被试者的视觉体验。实验结果表明,当两个静止的物体以适当的时间间隔和空间距离相继呈现时,人们会产生物体在运动的错觉。这一发现挑战了当时流行的构造主义心理学观点,构造主义认为心理现象可以被分解为最基本的元素,而似动现象却无法简单地用元素组合来解释。

韦特海默认为,似动现象是一个整体的心理体验,不能将其拆分为孤立的感觉元素。他由此提出了格式塔心理学的核心观点: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整体具有大于部分之和的性质。这种对心理现象整体性的强调,标志着格式塔心理学的诞生。

随后,韦特海默与沃尔夫冈·苛勒、库尔特·考夫卡紧密合作,共同发展和推广格式塔心理学理论。他们三人被誉为格式塔心理学派的“三剑客”,各自从不同的研究领域为格式塔心理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韦特海默侧重于知觉和思维方面的研究,苛勒专注于动物学习和认知,考夫卡则将格式塔心理学理论应用于儿童心理学领域。

在知觉研究方面,韦特海默提出了一系列知觉组织原则,如图形 - 背景原则、相似性原则、接近性原则、连续性原则等。这些原则解释了人们如何将视觉刺激组织成有意义的整体。例如,图形 - 背景原则指出,人们在感知一个场景时,会自动将某些元素视为图形(突出的、有意义的部分),而将其他部分视为背景(相对次要、衬托图形的部分)。相似性原则表明,在颜色、形状、大小等方面相似的元素更容易被感知为一个整体。

韦特海默还对思维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他反对传统的联想主义观点,认为思维不是简单的观念联想,而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在解决问题时,人们会对问题情境进行整体的把握和理解,通过顿悟来找到解决方案。他通过对儿童和成人的思维实验,揭示了思维的动态性和整体性特点。

1921年,韦特海默与苛勒、考夫卡共同创办了《心理学研究》(*Psychologische Forschung*)杂志,作为格式塔心理学派的重要学术阵地,发表了许多具有开创性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推动了格式塔心理学在国际上的传播。

除了学术研究,韦特海默还是一位杰出的教师。他在法兰克福大学和纽约社会研究新学院任教期间,以其充满激情和启发性的教学风格吸引了众多学生。他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挑战传统观念,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心理学人才。

在教学过程中,韦特海默注重将理论与实际生活相结合,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验演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格斯塔心理学的概念和原理。他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现象,如艺术作品中的构图、广告设计的效果等,让学生体会到格式塔心理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韦特海默的一生,始终致力于推动格式塔心理学的发展和传播。他的理论不仅对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还渗透到了艺术、教育、设计等多个领域。格式塔心理学强调的整体性、创造性和动态性观点,为这些领域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式和研究方法。

在艺术领域,格式塔心理学的知觉组织原则被广泛应用于绘画、雕塑和摄影等创作中,艺术家们通过巧妙地运用图形 - 背景关系、相似性和连续性等原则,创造出更具视觉冲击力和表现力的作品。在教育领域,格式塔心理学强调的整体学习和顿悟学习理念,为教育教学方法的改进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促使教育者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马克斯·韦特海默以其卓越的学术成就和创新精神,为心理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他的思想和理论如同璀璨的星光,照亮了心理学研究的天空,激励着后来的研究者不断探索人类心理的奥秘,追求对人类行为和认知更深入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