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皇宫铜墙铁壁,守卫森严,以彼时之付宝的功力,尚难以逾越,无法入内,一直于宫外徘徊,望宫兴叹。
忆起那日,付宝仿佛失了魂魄,一路漫无目的地茫然游走于世间,万千思绪如潮水般涌来,每一滴皆承载着沉重的过往。
因为付强之父爱如山般将付宝带至谷上,付宝得以逃离谷底之厄运,幸免于弓箭的无情与绞杀的惨烈。
在这段流离失所的日子里,付宝反复咀嚼着近期的种种遭遇,如同翻阅一本厚重的史书一般,于脑海之中一一过了一遍,每一页皆刻满了痛苦与悔恨
终于,当一切因果如抽丝剥茧展现于眼前,付宝捋清缘由,痛苦地意识到,这场突如其来的大劫灾难,却原来是自己带来的。
回想起当初与王红的初次相遇,恐怕那亦是她有意而为之的一场精心策划的邂逅。
至于郑克俭,或许她是早有预谋地故意撩拨、挑起郑克俭对她的爱慕之情,从而巧妙地引爆两人之间的冲突火花,导致自己与郑克俭发生冲突。
正因这场冲突,付宝才会毅然决然地返回,继任盟主之位。
进而卷入了与与付王相争的漩涡,最终导致南部武林两大势力的激烈对抗,双方拼死搏斗,直至鱼死网破,两败俱伤。
至于,提及赵洪武,付宝记起,
当时亦是王红提出,赵洪武所管辖的那处风景秀美的富饶地界,乃是她心之所向往之地。
或许她早已洞悉赵洪武之行踪,更清楚赵洪武强性格中的强横与霸道。
她或许早已先见,在那里,必将有一场风暴在等着他们,
这一切,似乎都是她精心布局的一部分,让人不禁感叹其心机之深,谋略之广。
而王红之爱心仁举,即赢得了付宝的赞誉,又悄然种下了付宝与赵洪武之间嫌隙的种子。
次一系列的操作,无形中使削弱了付宝的实力,却不动声色地壮大了付王的势力,使得双方可以势均力敌,最终上演了一场两败俱伤的悲壮之战。
否则,若非如此巧妙布局,以当时付王之势力,若无内部生变的助力,很快便会败阵,达不到双方势均力敌,两败俱伤的局面。
此一切,皆乃王红及其身后势力的精心策划与布局的结果,令人不禁对其智谋与手段,感到惊叹与恐怖。
至于委身于付宝,仔细想来,一直是王红的主动。
起初,付宝对她并无男女之情,仅只单纯地欣赏其善良与侠义。
只是,后来因时间的推移,她的才情,以及那些不经意间之懵懂的身体接触,令付宝逐渐陷入情感的漩涡,日久生情,情难自禁,难以自拔。
如今细细思来,恐怕这些,亦皆乃王红长期谋划而得来的。
她以柔情蜜意为饵,逐渐拉近与付宝的距离,而付宝却如同一位被蒙蔽了双眼的愚人,
一直被蒙在鼓中,深受其利用,最终导致父亲与部下惨死。
更让武林各派人士尽皆因自己的无知而丧生。
付宝心灰意冷,真心希望,不如自己当初死于那场屠杀之中,一了百了。
但是此时他觉得,并非王红单方之过,自己也有责任。
念及此处,付宝痛心疾首,悔恨交加,竟原来,他一直生活于王红的算计之中,却浑然不觉,直至酿成此无法挽回的悲剧。
付宝深知,他对南部武林犯下了不可饶恕的滔天罪孽,那份沉重,如同巨石压心,令其日夜难安。
于是,为了寻求救赎,付宝踏上了一条漫长而艰辛的赎罪之路。
他要赎罪,洗去那不可饶恕的深重罪孽。
付宝头也不回地奔向那古朴而庄严的庙宇,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出家为僧。
在庙宇的清静与宁静中,通过虔诚的修行与忏悔,为自己所犯之过赎罪,祈求佛祖原谅,愿以自己的苦行为那些于纷争中逝去的群雄超度……
让他们的灵魂得以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