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至尊街

冰之官阶 域外飞雪 2353 字 5天前

陶书记像个长辈,谆谆教导,悉心为苏誉指点迷津,最后又为苏誉打了一剂强心针,可谓是用心良苦。

苏誉已然不再是那个稍有言语不合便要动手的冲动少年,陶书记的良苦用心他又怎会不知。此时此刻,他心中既感到欣慰,又有些许感动。

见苏誉满脸的诚挚受教样,崔省长也很欣慰,语重心长的说道:“苏誉,我们两个不担心你的能力,就怕你受不得委屈,又怕你经不起表扬,在胜利面前就飘飘然了。听了你刚才的话,我们心里也有底了。你要知道,敌人都不是武装到牙齿,手里拿着大刀和机关枪,凶神恶煞的就来要你命。有些就像病毒一样慢慢的渗透,一点点的瓦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腐败就像这种瘟疫病毒,时时刻刻都存在,因为这是人性里面自带的一种病毒,是只能防御和遏制,不能百分百绞杀完。我们的路还很长,我们的使命还很艰巨,生命不息,斗争不停。

这一方面,“老人家”看的很透,时时刻刻强调着提防着。有些人却很自以为是,也许觉得自己很英明吧。如今,潘多拉魔盒被他们打开了,他们只能眼看着蛀虫爬满脊梁,而无计可施。”

徐涛本来在京城逍遥快活呢,接到家里的电话,连夜赶了回来。

苏誉刚回酒店,就见这家伙在大堂坐着,见到苏誉进来,急忙迎了上来。见这家伙毫无征兆的回来,又是一脸的谄笑,苏誉知道必无好事。

两人关系太好,又都非常了解,苏誉很少看到这家伙这种笑容,鄙视的看了一眼,没好气的说道:“你不在京城坐镇,跑回来干嘛,我明天也准备要返回安顺,你这是有事?”

徐涛也不怵苏誉这一招,嘿嘿一笑道:“看你说的,你都升官了,兄弟就不能回来关心关心?京城再好,哪里有生我养我的地方好。啥话都别说了,稍微休息一下,跟我去个地方。”

果然又被苏誉料中了,这家伙不但有事,而且还不是自己的小事。

苏誉可不吃他那一套,边向电梯走边说道:“有事说事,别神神秘秘的,不会又有什么大的投资方向?你那两个钱够折腾吗?”

其实,徐涛也只知道其一,不知道其二,他接到老子的电话,就是要把苏誉请到家里来,至于干嘛,老子没有义务为徐涛解惑。徐涛只有执行任务的份,多问一句就是一顿教训。

因为在老子徐齐泰眼里,儿子不务正业,股市上弄了两个钱,心痒痒的开始瞎折腾。他可不认为,徐涛能为徐家开辟第二生存空间,更不认为徐涛所说的神人有那么神。如果有那本事,苏誉自己就可以当老板,赚得盆满钵满,这样的好事还能轮的上自家傻儿子。

可事情的发展还真按照儿子说的方向来了,首先,亚洲金融危机导致国际矿石价格大跌,东南亚出现了矿产公司的倒闭潮。其次,房地产如雨后的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了。要说这些,还都是市场经济调控产生的结果,也没有啥太大的惊讶。但接下来,他听省里的关系户讲到了全省县处级会议,提到了铜山矿和铜山精细化工园区,难免又提到了苏誉这个人。

最初,老徐就当行业趣闻听着,心里也不以为然,但听着听着,他心里就收缩起来。这哪里在建什么开发区,这明明是政策的导向风,结合省矿产资源厅和环保厅的吹风会,他敏锐的感觉到,矿产行业要变天了,而且不是小打小闹的调整,是灵魂性的彻底大变天。有可能在这期间,跟不上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思路的人和企业,都会被逼退出矿产资源这个舞台。

徐家祖辈就是矿老鼠,建国后黑资本家被取缔,徐家被迫消停了几十年。改革开放后,徐家又重操旧业经营了二十几年,刚积攒了一些家底,准备向全国矿产大省大扩张,没想到出现了区域性的金融危机,如今又出现了行业大变革趋势。这关系到身家性命,老徐家不担心才怪。

于是,想起了儿子年前说的那些妄言,自然也想起了那个始作俑者苏誉。毕竟儿子的这些言论都是源自苏誉之口,而且儿子能从一个游手好闲的富二代转变为一个有主见、有抱负的企业家,这其中都离不开苏誉的提点。别的暂且不论,单就儿子在短短数月内凭借几百万积累了两个亿资金这一点,就足以说明苏誉此人非同凡响。知子莫若父,老徐深知这绝非自家傻儿子的运气好。

老徐家的别墅在城东区,解放之前就是权贵们云集的区域。这里没有什么高楼大厦,只有一座座别墅院落,街道上也没有多少临街商铺,更没有普通的居民小区,妥妥的一个城中城的上流区域。

苏誉被徐涛塞上车,将近一个小时才来到位于冰城东城区的至尊路。苏誉是第一次来这种地方,也是第一次听说这个地方,因为他从来不打听徐涛的家,徐涛也不爱炫耀徐府的尊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