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军机处

除了刘基,这一次跟朱元璋一起去的还有两个人,有一个刘基并不意外,因为他和自己一起是朱元璋最早带去书店的人之一,那人自然便是朱标。

而另外一个人,刘基意外也不意外,那人正是马皇后。

其实,马皇后去了一趟书店以后,在回来的路上就已经跟朱元璋说了。

“重八,你以后去书店的时候都叫上我一声,可以吗?”

马皇后有智鉴,好书史,抛开利益不谈,就说对知识的渴望,能够去到朱辰的书店,对她而言,是极大的幸运。

她喜欢在朱辰书店里那种自由的氛围以及纵横捭阖,谈古论今的感觉。

然而……

她也知道,去朱辰的书店,其实并不是看书论史那么简单,因为那里面已经掺杂了许多大明最核心的政事。

现如今大明朝廷的许多重要决策,都是在朱辰的书店里讨论出来的,包括特区,科举,钢铁,武器等国策。

所以,马皇后纵然极想去,但还是要询问朱元璋的意见。

让她没想到的是,朱元璋没有犹豫便应允了下来。

事实上,朱辰的书店倒是让朱元璋想到了朱辰之前提出的一个概念。

军机处。

军机处,是大明后面的清王朝新增的一个机构,这个机构在办公场所和官员设置上都没有正式的规定,也无品级和俸禄,就是一个看似随意设置的机构,却总揽军、政大权,在权力上是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而在形式上却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

军机处不存定制,运行高效,严格保密,皇帝通过军机处,完全控制了全国的军政大权,实现了“乾纲独揽”的绝对君权,完全遏制了其他类似文官宦官或者外戚等的势力集团。

现在朱辰的书店,就极类似于他大明的军机处。

在这里,军国大计,罔不总揽,但这里别说临时结构了,就是机构都算不上,只是一间书店,而带谁来,不带谁来,都由他朱元璋决定,也就是说,除了他和朱辰,不存在固定的编制。

这些可以说是和军机处一模一样。

而书店比之军机处当然也有不同,首先它不是属于他朱元璋的,其次那里有一个真正把控全局的朱辰,最后朱辰其实是大明的一个局外人,更类似于一个观察者。

至于马皇后去书店的事情,其实朱元璋也都早有考虑。

历朝历代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后宫不干政。

但马皇后在朱元璋眼中不一样。

马皇后很特殊,即使放眼整个历史来说也很特殊,因为整个大明王朝,真正能够劝得住说得动他朱元璋的人,马皇后当排在第一位。

如果说朱元璋是一把刀,那么马皇后就是能够让朱元璋藏住锋芒的刀鞘。

两人可以说是相辅相成。

这也是为什么在马皇后死了之后,朱元璋这把刀的锋芒就藏不住了,掀起了无数的腥风血雨。

所以,朱元璋决定,把马皇后列入可以去书店中一员。

……

四个人分两辆马车,往栖霞行宫而去。

朱标和刘基一个车,两人正好交流各自在蓟州和松江的一些心得。

说得正投机的时候,马车突然停了。

怎么回事?

两人对视了一眼后,都探头往车外望去,只见前面朱元璋的马车也停了下来,而在他们的前方,一个高塔处,却是人群一圈围了一圈,人声鼎沸,相当的热闹。

“去看看,怎么回事?”朱元璋让驾车的毛骧前去看一下。

“是。”

毛骧应诺后跳下马车,便往人群而去。

片刻之后。

毛骧就回来了:“禀皇上,是刚刚考完恩科的学子们在验证一道试题。”

“哦?”

朱元璋一下子来了兴趣:“什么试题?”

毛骧回道:“据说是皇上您出的一道试题,说是什么两个铁球,一个怎么样,另一个嗯又怎么样,还怎么样又怎么样掉下来……”

“好了,咱知道了。”

朱元璋一听就明白了,抬手示意毛骧不要再说了,毛骧暗暗的擦了擦额头的冷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