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现在朱元璋不一样了,他知道外部的刺比内部的刺更扎人。
朱元璋今天来,本来是想带马皇后来见见朱辰,顺便向朱辰汇报一下大明的变化,没想到再一次获益匪浅,不仅知晓了工业革命的概念和出海殖民的前因后果,更是明确了大明现在所处的阶段和未来的方向。
“对了。”
朱元璋突然想起了他之前在年底小朝会上的一个疑问,开口问道:“咱还有一个问题想请教一下,现在松江特区那边的纺织业发展得非常不错,去年一年的收入就差点儿顶上了其他地区的总和,这一方面说明了松江特区发展得好,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其他地区压根就没什么发展,咱想说,其他地区是不是也能学松江特区那样,迅速发展起来呢?”
他心里想的,如果每个地区都能够像松江特区那样,那大明又岂会穷?大明国库又岂会空虚?
然而,朱辰却是答非所问:“这个问题,我们下次再说,怎么样?”
因为天色渐晚,已经快要到了书店关门的时间。
而且朱元璋的这个问题,其实一点也不简单,其中涉及到了先富后富,贫富差距,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等等诸多问题,展开来讲恐怕又是大半天时间。
“哦……”
朱元璋恍然抬头望向窗外:“不知不觉都这么晚了,又耽搁了先生一下午的时间,实在是抱歉。”
朱辰笑道:“无妨,书店的顾客不多,我的时间还算比较充裕。”
“这是咱随手带的一点谢礼,还请先生笑纳。”
说着,朱元璋拿出了一个沉甸甸的金饭碗。
对于朱元璋每一次带来的谢礼,朱辰也已经见怪不怪了,从一开始的名家字画,到现在的一些金银细软,古玩珍宝。
别看书店没什么顾客,可光是朱元璋这个常客带来的东西,就已经价值连城了。
无论这些东西多珍贵,当多到了一定程度,也会脱敏,就像曾经的一个首富说过,我对钱没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