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传福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但眉头依然紧锁。
他犹豫了一会儿,试探性地问道:“郝总,贵公司有没有可能生产一些性能稍差一些、价格更亲民的芯片呢?”
郝强闻言,无奈地摊了摊手,脸上露出一丝苦笑:“说实话,汪总,青龙8124已经是我们目前最基础的产品线了。而且,”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自豪,“按照我们的发展规划,预计在半年到一年内,我们就会推出新一代芯片青龙8134,性能更优。”
听到这里,汪传福惊讶地瞪大了眼睛,忍不住竖起大拇指赞叹道:“牛比啊!
郝总,你们这是要把全球半导体巨头都压得喘不过气来啊!”
他摇头感叹,“你们的起点就已经这么高了,其他半导体厂商还怎么竞争?
这简直就是降维打击啊!”
他略想一会儿,说道:
“郝总的建议倒是可以试一试,那具体价格呢?”
“最低打8折,1.08万元;
其他国内汽车同行,9折;
当然,这个价格可能只维持半年一年,到时候出新一代芯片后,看情况降价。”郝强认真回道,“至于其他汽车芯片,你要是应用在中高端车系上的话,建议从我这购买。
若不是,你横向对比再看吧。”
未来科技集团能够生产芯片,当然也可以自主研发其他类型的汽车芯片,怎么可能再采购他家的芯片。
通常来说,一辆新能源汽车大概需要30—100颗芯片,有些低配新能源汽车甚至达不到30颗芯片,主要芯片类型和数量有:
车载主控芯片(车载芯片):1—2颗
电池管理系统芯片:6—15颗
电机控制芯片:2—6颗
车身电子控制单元芯片:6—15颗
信息娱乐系统芯片:3—8颗
驾驶辅助系统芯片(毫米波、超声波和激光雷达):4—12颗
电源管理芯片:8—20颗
传感器芯片:10—30颗
一般来说,芯片成本约占整车成本的8%~20%,其中车载芯片和激光雷达最贵。
车载芯片必用,但其他芯片,不一定都配置有,看车定位。
低端车芯片配置:1万-3万元;
中端车配置:3万-8万元;
高端车配置:8万-20万元。
当然,这只是一个大概数据而已。
像未来ES6原来的基础配置,光从膏通公司购买的车载芯片和其他汽车芯片,采购价就要三五千美元。
这并不包括未来科技集团自主研发的激光雷达、超声波雷达和毫米波雷达。
所有芯片配置,大概要1万美元。
未来汽车使用自己公司新芯片后,只加价一万元,的确不高。
若是按照市场定价的话,那至少得加三万元才行。
加价太多,新客户肯定有意见。
所以说,要让客户觉得赚到便宜,肯定有一套新的说辞:“新芯片增值至少1万美元,只加价1万元!”
话说回来,
郝强的给比亚笛的报价为1600美元,折合1.08万元,要比他们进口的芯片贵1200美元左右,整车成本要高至少1500美元。
整车只加价一万元,肯定不行!
加价1.3万元,那就差不多了。
再配上其他相应配置,估计得加价1.5万元去了。
顾客买不起未来汽车,又想使用好的车载芯片,多花近两万块钱,也许会乐意。
如今定价最低的标配未来ET3,原标价都要41.8万元,现在统一加价一万元,都要42.8万元了。
汪传福与郝强谈完车载芯片,又谈其他芯片。
车载芯片占所有芯片配置总价的1/4到1/3,甚至抠一点的车企,集中精力放在车载芯片上,就卖个表面。
想让他们配价值一两千美元的激光芯片,想多了。
其他驾驶辅助系统传感器,一个都不想用。
最后的功能嘛,自然只有最普通的倒车影视了,可没有距离显示的。
两人商谈了一个多小时,签下采购协议。
一万颗青龙8124试水,其他芯片也有不少,总合同额约3亿元。
一般这种级别的商业谈判,郝强都懒得参与了,但汪传福来了,两人关系还不错,是应该给面子。
双方签了合同后,未来科技集团公布这个订单:“比亚笛公司董事长汪传福与未来科技集团董事长签订青龙8124等芯片采购协议,总合同额3亿元。”
公布这个消息,也是向其他汽车公司宣布:我们公司卖青龙8124!
其他芯片公司看到这个报道,暗道:狼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