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每个学生的能力、悟性有高低,记的笔记也各有差别,还有可能搞错重点!比如这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那么问题就来了,既然是精炼的文字编撰而成,怎么会有错呢?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产生歧义的呢?有没有同学能回答一下?”郭鸣仁用鼓励的目光看向台下,“答错都没关系,不用害羞。”
这时候,有个小胖子举起了手,呐呐的答道:“难道是……是记错了?”
郭鸣仁向他投去赞赏的目光,却又摇头道:“这句话本身没错,是后人理解有误。或者明知有误,偏偏这句话好使,能得到上位者的欢心,所以故意这么写!要知道,不是每个读书人都很有风骨、有气节的!”
“从汉初开始,这种断句就流传开了,还得到很多人认可,一直传到现在!但你们发现没,前后文好像不太通,好像缺了点啥?”
“前边是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从前文看,孔子一直在讨论诗、礼、乐的教育问题,怎么后边一下子就变了?变成了一段谏言,教帝王如何愚民呢?”
“又或者应该这样说,这句读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也没有完全错,但这只是众多可能中的一种。
孔夫子生在春秋时期,他的目光看到的现实是众多的诸侯国,国与国之间是共生也是竞争关系。这句话是对什么人说的,对方是什么背景的人,是哪一国的人?
这些我们都可以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如果考证不了,那么就确实就是咱们这些后人理解错了!”
“从孔夫子的一贯主张看,他并不赞成愚民政策。他是历史上第一个创办私学的人,把一生的精力都奉献给教育事业,有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能说出这种话的人怎么会主张实行愚民政策呢?”
台下的学生有的似懂非懂,但起点比较高的同学自然听得另有一番滋味。
二层的大佬们起初是皱着眉的,但是越往后听就越有些心惊。
一来是他们没有想到郭鸣仁有这番见解,二来是他的分析不无可能!
“现在我就将我知道的断句方式列出来供大家参考。”说完,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得飞快!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当他写完最后一句,整个礼堂都发出“嘶嘶~!”的倒抽大气的声音!
不知谁发出了一声惊叹:“嘶嘶~!除了第一种,居然还有十六种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