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赴京寻医

林静大夫看着这一幕,微笑着说道:“沈先生,你很细心。戚小姐在你的照顾下,一定会好得更快的。”

离京前夜,“观棋先生”在钓鱼台国宾馆精心安排了一场宴请,招待沈渊跟包船王。国宾馆内,灯光柔和而明亮,环境优雅静谧。餐桌上摆满了精致的菜肴,每一道菜都蕴含着独特的风味,却又不失典雅。

用完晚餐后,“观棋先生”引领着沈渊和包船王来到一间布置典雅的书房。书房内,书架上摆满了各类书籍,散发着淡淡的书香。“观棋先生”站在书桌前,面前摊开一张宣纸,随后拿起狼毫笔,蘸了蘸墨汁,认真地誊写药方。

笔锋在纸上流畅地滑动,忽然,笔尖顿住,他抬起头,目光温和地看向戚美蓁,说道:“小戚可知这‘桂枝茯苓丸’,五七年梅先生用它救过他的学生言慧珠?当时言慧珠身体抱恙,梅先生凭借自己对医学的了解,用这味药丸助她缓解了病痛。”

“没想到这小小的药丸,还有这样的故事。”戚美蓁感慨地说道,眼中满是惊讶与好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观棋先生”微微点头,神情庄重,“戏曲与医学,看似不相关,实则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某些时候,还能相互影响。戏曲讲究精气神,医学注重身心调和,二者在本质上有着相通之处。”

沈渊上前一步,恭敬地说道:“先生日理万机,却还要为小子家事烦忧,真是万分感谢。您的帮助,我们铭记于心。”

“观棋先生”摆了摆手,脸上露出和蔼的笑容,“无妨,你为这个国家做的事,我们这些老家伙都看在眼里。齐家治国平天下,家和才能万事兴!如今你们夫妻二人携手,日子定会越来越好。有些事,虽不能详述,但只要心怀家国,一切努力都不会白费。”很多话只能点到为止,“观棋先生”不需说,也不便说,沈渊心领神会,微微点头。

戚美蓁在一旁,静静地听着他们的对话,对沈渊所做的事,她虽只是了解零星半点,但此刻,她能感受到沈渊所肩负的责任与使命。

专机掠过天津港的上空,窗外的景色如同一幅流动的画卷。沈渊坐在座位上,摊开合作意向书,认真地看着上面的内容:宝渊医疗将引进德国妇科诊疗设备,首台机器就安装在协和林巧稚纪念楼。

包船王坐在一旁,摩挲着总理赠送的旧钢笔,眼神中透着坚定。他忽然对吴光正低语:“下月去宁波,让阿渊把沈家‘双星’也带上。镇海中学的钢琴课,该添新琴了......”他的话语,虽然声音不大,却充满了对未来的期许,仿佛一颗希望的种子,在这归程的星火中,悄然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