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倾销与走私

而现在的周勃还是将视野放在了内部挖掘潜能方面,说白了就是尽可能多创造生产值,因为现在大汉出品的紧俏商品别说外销了,自己内部都不够用的。

百姓富足了,手头有钱了,因此敢于去购物买东西了,以往那些东西又贵又不耐用,可是现在不同了。

价格便宜不说,种类繁多,可以满足绝大多数人的需求,因此以往很多外销的产品现在也可以在大汉境内销售,当然价格方面肯定比外销的便宜很多。

于是光大百姓充分的激起了消费欲望,看到好东西那就是‘买买买’,造成大汉对外出口贸易的下降。

那怎么办,只能是‘提价’,而这个提价是有讲究的,就是东西要比大金国和大秦国的好,但是价格绝对比对方自己出产的便宜一些。

相对于早几年的倾销,价格肯定没有以往那么便宜了,可是质量在那里摆着,价钱还依旧比本土产的便宜,那么买谁的货呢,自然不必多说。

因此那些商人可谓是赚的盆满钵满,笑的乐开了花。

或许是意识到了情况不妙,没多久之后秦国开始加征关税,只要是从大汉流入大秦的商品,一律加收百分之五十的关税。

然而即便如此,大汉的商品也没有少流入大秦,反而还增加了走私的猖獗。

为此秦国加大了打击力度,并且将关税提高到了一倍,可是这些基本都是徒劳,进入大秦的商品非但没有少,而且价格更低了。

甚至于汉秦边境居然出现了武装走私的现象,第一个出现的就是隋勇镇守的嘉仪关,刚开始还是一些斥候私底下给予那些商队保护。

总之负责出境后一段路程的安全,结果后来规模越来越大,直到隋勇上书给周勃,并且暗地里得到了周勃的默许。

可以说嘉仪关的走私几乎成了公开的而且是官方的行为,紧接着虎踞关和大散关也有样学样,一起做起了武装走私的买卖。

如此一来,大秦可就彻底的乱了,关税没有因为提高多收不说,反而还在不断降低,更可怕的是大汉的各类商品几乎源源不断的涌入大秦市场。

这下子大秦国开始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