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隆庆年间的辽东地区也还是不平静,虽然俺答汗已经基本老实了,但是其他一些部落的首领,依然改变不了游牧民族的习气,时不时窥准时机,南下到大明境内抢上一把。
于是,在先后十年间,共有三任辽东总兵战死,让辽东总兵这一职位成了一个没人敢接的位置。在第三位总兵殉国以后不久,这块烫手山芋被交到了李成梁手里面。
李成梁甫一上任之后,就开始大修武备,用武力值来挑选军官,并且用厚赏来召集全国各地的男儿到他手下当兵,一时间军纪和军威无不大振,一改之前明军的颓势。
当李成梁刚整饬完辽东的军队之后不久,就有不长眼的敌寇就来检验他的工作成效了。在先期派出的小股部队被明军击退后,土蛮部开始大举入侵。李成梁率部在卓山和敌人遭遇,他与副将对敌人形成夹击之势,分别斩其首尾,此战一共斩首五百八十多颗。
不死心的土蛮又在次年冬天再次进犯,李成梁再次将其击退。而后李成梁主动出击,将土蛮赶得越来越远,他自己的爵位也越升越高,辽东总兵的位子也越坐越稳。
虽然从战争规模上来看,李成梁每次的仗打得都不能算太大,斩首数目基本也就数百左右。但是从战略意义上来看,却是非常关键的。因为李成梁的战略思想是以攻代守、层层蚕食,尽管每次出战的战果都不能说太辉煌,但贵在次次都能打胜仗,而且每次出征总不空手而归,总要啃掉那些蒙古人的一片地盘回来,长此以往,就实现了俗语中所说的,积小胜为大胜了。
再加上李成梁对这些蛮族向来没什么好感(虽然他自己也不过就是个朝鲜移民),下手时绝不手软,使得在他镇守辽东的二十多年里,曾经因为蒙古人屡屡入寇,而不时被弄得鸡飞狗跳的辽东局势,也开始渐渐地安静了下来。
同戚继光、俞大猷们一样,李成梁也有一支自己培养出来的武装,那就是辽东铁骑。这支部队的战斗力可以说与戚家军不相上下,而且还有一个戚家军不具备的优势——他们是清一色的重骑兵,并且配备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火器。这支军队跟着李成梁立下了无数战功,后来还由李如松率领,先后参加了平哱拜和抗倭援朝的战争。
万历十九年的时候,六十六岁的李成梁宣布退休。此时辽东一带基本上也可以说是比较安静了,但是李成梁的退休并不是光荣退休,甚至还有些尴尬,这又是为什么呢?
因为随着李成梁年龄的增大,其武力及进取心在下降,但是对爵位和俸禄的渴望却一点也没有下降。万历十七、十八、十九连续三年,敌人先后大举入寇数次,李成梁的嫡系部队损失惨重,中伏而死者不计其数。
而曾经和兄弟们一起共患难的李成梁,在这个时候已经完全不想管士兵的死活了,输了就再打,再输就冒功。明明是几个大败仗,他却向朝廷谎报自己斩首多少多少,终于被巡边御史狠狠告了一状,万历皇帝尽管对李成梁很欣赏,却也不便再维护他,只好暗示他早早主动申请退休了事。
曾经的李成梁锐意进取,每战必克,威震东北。但随着他官位越来越高,也就逐渐被同化成了一个传统的官僚。由于辽东基本都他说了算,而且整个辽东所有的财政收入,也是经他手之后再上报京城的,到最终还能剩下几成很让人疑惑。
而这些钱也他也不是全部放进了自己的口袋,那些朝廷大员们,吃他好处的是不计其数,自然为他说好话的人也就多了。
而他所上报的战功,具体有多少是真实的,也只有李成梁自己知道了。因为在塞外的战功,斩获多少完全是由他自己说了算的。
至于杀良冒功,到了后期更是习以为常。比如在万历二十九年,七十六岁的李成梁再次出山后,他下令将孤山堡、险山堡两地的六万四千户人民内迁。
当地居民哭闹着不愿离家,李成梁就派军队逼着他们搬家,期间造成当地百姓中的死难者是不计其数,李成梁反而拿那些死难者的人头当做敌人的脑袋向朝廷报功!
即使精明如张居正,在他担任首辅期间,也时常为李成梁的手段所蒙蔽。至于那些御史、巡抚之类的官员,只要他们稍微忤逆了李成梁的意思,就马上会被排挤出辽东。
直到后来内阁中的申时行等人先后离任,李成梁失去了在朝廷中的有力靠山,使得朝中没人再帮他遮羞。先前一些被暂时压下来的弹劾李成梁的奏折也集中在这时候爆发了,李成梁自然也就只能退位了事。
李成梁虽然离开了,但他的影响还在。由于他的威望过高,而辽东一带的将领基本全部都出自他的提拔。这导致他离任以后,来的每一任总兵都和下面的将领搞不好关系,十年内就换了八个总兵。
这样频繁的更迭主帅,使得辽东一带的边事更加废弛。至于李成梁的儿子们,尽管在老爹不算光荣的退休之后,他们仍然全部都是总兵、参将级别的高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然而除了长子李如松一人,还基本上对得起“老子英雄儿好汉”这句俗语之外,其他的几人儿子不是庸才就是废材,后来更出了一个地地道道的窝囊废。
总之,无论是李成梁也好,还是以他为首的整个李氏家族也好,以胡文霆这个后人的眼光来看,虽然称不上是十恶不赦,但最多也只能说是功过各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