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从高起潜说起

朱由检脑子反应很快,听了胡文霆的话之后,马上就说道:“老师,您的意思是,高起潜他只会纸上谈兵而已,并不是真正的知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胡文霆先是笑着说了一句:“我可没这么说,那是陛下你说的,到时候可不能把账算到我头上。”

接着胡文霆又正色说道:“我的意思是说专业的事要由来干专业的人来干,哦,就是打仗方面的事就要由富有经验的将领来负责具体实施。文官也好,宫中的人也好,最好不要直接插手具体的军事指挥行动。

孙子兵法有云:兵者诡道也,用兵之道在于千变万化、出其不意。而要做到这些,并不是靠读几本兵书就能体会到其中的奥妙的,必须是将士们在参与了无数次实战之后,才能对其进行娴熟的运用。

因此一些文官们虽然在嘴上说起兵事的时候,那是个个都会引经据典、头头是道、口若悬河,但真要让他们面对具体复杂战事的时候,就可能不知所措、进退失据、彻底抓瞎了。

而且,据后世的一些史料记载,一些文官所谓的带兵,压根就没真正的进过军营,了解过士兵们的训练和装备情况。每次打仗的时候,也都是远远的躲在大后方,对前线的形势根本就没有去仔细观察过,这样的人,那怕他带了一辈子的兵,也是不会有任何长进的。

而像袁可立、卢象升、范景文、孙传庭等人,虽说也是文官出身,但他们自从带兵那一天起,就一直做到亲临一线,和最底层的士兵都有过接触,可以说对他们自己带领的每一个士兵的思想和战斗力都能了如指掌,这才能保证他们在指挥打仗时,能得心应手,屡创佳绩。

也就是说他们指挥打仗的能力,也不单单是靠读一些兵书学到的,而是通过不断摸索实践之后才达到如今的水平。

不是有句俗语叫作,画虎不成反类犬,说的就是当前一些只会耍嘴皮功夫的、敢恬不知耻的在兵事上指手划脚的文官们。他们以为自己读过几本兵书之后,就真能指挥军队去打仗了,

要是按照他们这种模式来,那我通过史料,对整个大明的和事都有所了解,基本知道哪些人是好是坏,知道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可以做,那是不是代表我也可以来做皇帝了?”

当胡文霆最后一句的时候,一旁的王承恩不由得脸色大变,朱由检脸上也出现了一些不自在的表情,但都没有出言制止胡文霆。

胡文霆接着说道:“嘿嘿,可我很有自知之明,别说是皇帝了,现在就是让我当一个巡抚,我也不一定能当好,最多勉强能当好一个知府。

而且,我一开始就和陛下你说过,我并不喜欢当官,在后世,我当官已经当得够够的了,如今,我只想好好的帮陛下你多赚点钱,让陛下你能大展宏图,成为千古一帝。

当然了,最后陛下如果真想给我一些奖励的话,能给我安排一个什么事情都不用管的大官,我也是会接受的。”

听了胡文霆的这几话之后,王承恩和朱由检脸上的表情,重新由阴转晴,朱由检还客套的说道:“老师,您这有些过谦了吧!”

胡文霆朝他摆了摆手之后,接着说道:“当然了,我不是说要让文官们对兵事方面完全不闻不问,他们完全可以对战略方面进行决策。

比如说内阁方面可以根据大明当前的国力,来决定是否要打一场战争,或者说决定这场战争要打到什么程度,是仅仅要给对方一个威慑呢,还是要彻底灭掉对方等。

说到这里,我顺便再补充几句,即便是文官们可以对战略布置进行讨论,那也要限定一个参与人员的范围,内阁成员是负责全面工作的,当然有权参与其中,再加上和其关联性最高的兵部和户部,大不了再加上一个工部。

除了这些部门和人员,其它的部门和人员,除了个别人以外,基本上就不用瞎掺和,那些掺和进来之后,不仅于事无补,而且很可能会给陛下你添乱。

参与的人多了,容易造成机密外泄这是一个方面,同时意见多了之后,也会对陛下你的决策形成干扰,让你做出一些不太合适的决定。

像什么御史言官之类的人员,是要坚决杜绝他们掺和进来的,他们除了喊上几句口号、说上一些之乎者也之类的绕口令和引用一番所谓的圣人之言以外,难道还能提供什么有用的意见?

陛下你别跟我说什么虚心纳谏之类的套话,说实话很多所谓的御史就是想在陛下你面前卖直邀名,他们有时候就是故意胡说八道,以此来激陛下你发怒,然后来成全他们的所谓耿直名声。

对于这种人,陛下你就根本不能给他说话的机会,直接让他有多远滚多远,哪怕为此背上几句骂名又怎么了,总比被他们带到坑里,然后给国家带来危害强吧。

在我们后世有一种决策制度,叫做**集中制,和民生相关的事情,可以让大多数人都参与讨论,而对于一些直接关系到国家命运的大事,可能就是由最高决策层来商议决定了。(怕有涉政风险,只能这么似是而非的说上几句)

一旦决策形成之后,就交由将领们去负责具体实施。期间最好不要轻易对将领们进行干涉,除非他们当中出现了重大失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