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一章 小王爷的旗帜

“不接受又能如何,你看看这北平。”官员在空中指了指。

他们神色暗淡。

差距太大了。

现实就是现实,肉眼看见的东西还能作假。

“光富裕有什么用,还要看民心。”

“只论富裕,当年宋朝的国都有百万人口,不也是被轻易的攻破了,所以教化人心才是最重要的。”

山东布政司右布政使杨镛不以为然。

他的话引起了不少官员的认可。

北平要搞大工厂,小衙门,势必削弱了他们的权利,特别听说北平的一些改制。

从各工厂建立的组织,有的竟然比官府权利都大,这还得了,许多官员无法认同。

“诸公,参观时间到了,下一步歇息,用过午饭后,下午的北平综合大场的中秋盛典就开始了。”

北平布政司的官员说道。

神色各异的官员们,由组织者安排乘坐上下梯。

中午。

北平综合大场外的广场,已经成为了“汪洋”。

为了保障安全和秩序,三营新军和从各地卫所中调动,合计一万余人出动。

一队队的士兵巡逻,并且把守各街道,保障人流不发生拥挤。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每隔五百米就有士兵们组成的“门槛”。

通过每段的“门槛”来放行,以避免拥堵。

还有排成各条的士兵,用身体阻隔出宽广的应急通道。

反倒是北平综合大场的内部,里面的秩序反而要好一些,因为修建建筑的时候,就有充足的计划。

人们根据门票上的进场门号,去各处的通道排队进场,这些通道通往每段的地区,成功的分导人流。

每段的观众区,都会有宽松的通道隔开。

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提前入场。

不少的工作人员也在场外大声喊话,让观众们提前入场,避免同一时间进场。

“二十万人的活动,还是有些经验不足。”管事们观察后说道。

“应该在大场外修建栅栏,人们从栅栏排队,这样就能避免拥挤了。”

“此次活动意义不同,所以抽掉了如此多的军士帮忙组织秩序,以后办活动可没有这么多充足的人手,如何形成有效的秩序,在规划上还需要调整。”

几名管事纷纷发表自己的想法。

“广场外就应该施行分区,每大区用栅栏隔开,从源头上来杜绝,可以减少许多工作。”

“走,去场内看看。”

几名管事掏出工作牌,证明了他们的身份,可以从为工作人员单独准备的通道进入。

这套通道靠近后台。

后台一间间的大厅,更是忙成了一片。

二十万人的观众,各地的文武官员,演出人员们谁能不感到振奋,谁又不担心自己出错呢。

有各个剧院的节目,也有来自学校的节目。

主持的工作人员也很紧张,趁着开场前的时间,抓紧和同事进行演练。

谁也没工夫搭理管事,好多人并不认得他。

管事负责的是大场的内外秩序,快步经过各大厅,来到通道的尽头,进入了大场内部。

四面八方的观众席上,已经有了几万人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