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亲情世事

同城东区这一块的拆迁如今才提上日程,人员复杂,规划混乱主因。

王兰英离开任记家宴二店时,太阳刚刚西斜。

今天走的比较早,未来儿媳上门,在重要的工作也得放一放不是。

但她脑中想的却是另外一件事。

王兰英是苏杭的三舅妈,他们一家从蒙省来到同城讨生活,算是苏建国一手扶持着安了家。

除了种地啥也不会的农民家庭,就这样在同城东区郊外这一片,操持起了最朴实的营生,种菜。

在土地里刨食了半辈子的人,专业可太对口了,只要肯干,日子总归是越过越红火。

直到苏杭家逐渐崛起,王兰英在任记家宴任职后,她心中的称便有些偏颇了。

凭什么他苏家能做这么大买卖?

凭什么自己一家子就只能在那两口子手底下讨生活?

丈夫任如当过炊事兵,手艺超群,任玉莲说起来大概算是任如的徒弟。

人心总有不足,既然徒弟都能成事,师傅总不至于吃不上这碗饭。

任玉莲曾提过让任如来店帮忙的事,可惜任如好面子,不愿在妹妹手底下做事,便搁置了。

如今收入挺好,要是自家开个店,就算一口气吃不成个胖子,慢慢发展,总比在别人手下折腾强百倍。

差的只是那一口气。

丈夫任如说好听点是温润平和,说难听点就是个窝囊废,没有心气。

就算开个小店,还是要靠他,他没这个心思,摊子搭不起来的。

本已经做好打算的王兰英泄了气。

儿子今年25,不知从哪找了个对象,肚子已经显怀,必须尽快完婚了。

他文化不高,也曾在任记家宴帮忙,受不了管束,出社会做些零工,确实也到了成家的时候了。

这一成家,近几年积蓄怕是一毛钱都保不住。

自立门户的想法在一瞬间成了泡影。

但没什么。

自己与丈夫岁数又不大,好饭不怕晚,有了自己的摊子,逐渐扩大,将来留给子女,想一想,也挺有奔头的。

只是心中的怨怼有些多,自己虽说管理着整个二店的所有事宜,但凭什么工资和那个在总店做些杂事的王新翠一个水平?

凭什么苏杭三婶管理的桥北街三店,就要比自己的二店更加红火?

还是任玉莲这个妹子给自己的支持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