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机低沉地轰鸣了起来,预热了几分钟。
渔船在电启动马达急促的咆哮中,缓缓驶离了码头,开进了黑暗的杭州湾中。
杨子江和队员们进了船舱,围着一张固定住的圆桌,坐了下来。
“船老大是二十年的老渔民,海况极熟。”一名队员给他倒了半杯茶,拿出了星链接收器,“出了十二海里领海就可以用了。”
“接头地点在五岛西南一百公里处,大约需要九个小时,凌晨五点到达。”另一名队员打开笔记本介绍。
听取了准备情况,杨子江决定养精蓄锐:“我先去睡,快到了喊我。”
队员将他带到了卧舱内。
杨子江脱了衣服盖上被子,在摇摇晃晃中,强迫自己什么也不去想,立刻入睡。
迷糊中,听到有人在喊他,立刻弹了起来。
“杨先生,还有二十分钟到达预定海域。”一名队员汇报。
他穿起衣服,洗漱了一下,来到了客舱。
一只很大的黑色密码箱,和一个背包放在了桌上。
“看到游艇了,网络确定了是我们的人,还有三公里,海上风很冷一会再出去。”一名队员拿着望远镜汇报。
等了十分钟,渔船在黎明的微光中,靠近了一艘三四十吨的白色游艇。
船舱里,走出来一名身穿救生背心的年轻男子,对着渔船招了招手。
杨子江背上包,拎着箱子走了出去,冬日清晨的海风吹得他一抖。
适应了下,他将箱子对下方的游艇一抛,后退两步,跃了下去。
“杨先生好,我叫韩斌,进舱吧,回港口预计四个小时。”
杨子江向渔船挥手道别,下到了游艇客舱。
沙发皮椅软垫,环境整洁素雅,他坐了下来:“说说你们的准备情况。”
“两条摩托艇准备了充足的备用燃料,长崎半岛以南是公海,冲刺四十分钟有渔船在那里接应。”韩斌给他倒了杯茶。
“补充燃料后,继续前行五十分钟到这,第二艘渔船补充,再冲刺五十公里,会有渔船队接应。”
“两个小时后绝对安全。”杨子江说。
“是的,专属经济区不能掉以轻心。”韩斌回答。
“你们观察了一段时间,有没有发现直升机在庄园里起降?”
“没有。”韩斌摇摇头,从口袋里拿出一部崭新的夏普手机递了过来,“各队员的号码都存好了。”
杨子江放进了口袋:“是胡敏在开船吧,去看看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