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过多久,燕北老王已敏锐地察觉到自己所剩时日已然无多。
当他终于恢复些许清明之时,经过深思熟虑,毅然决然地将燕北王之位传给了耶律齐。
至此,燕北未来的命运如何,已经不再与他这个行将就木之人产生关联了。
倘若没有黎宿野出手相助,恐怕他年老体衰之际,最终只能落得一个以跳蚤为下葬的凄惨结局。
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各领风骚数百年。
如果燕北不能依附于强大的昆阳国寻求庇护,仅凭自身实力,要想长远发展下去实在是困难重重。
接下来就交给年轻人吧!
次日清晨,阳光洒落在燕北王宫那巍峨的宫殿之上,熠熠生辉。
黎宿野身负燕北国督军大都督这一重任,气宇轩昂地步入了燕北国的大朝会现场。
他的出现犹如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激起千层浪,引得在场的燕北朝臣们皆惊愕万分、瞠目结舌。
众多朝臣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对黎宿野担任燕北督军大都督一职表示强烈的不满和抗议。
他们义愤填膺地上奏,言辞激烈地指出:本国的军队乃是国家之重器,岂能轻易落入他国之手!如此行径,与卖国求荣又有何异?
更有甚者,一位忠心耿耿的言官挺身而出,不惜以死相谏,企图让耶律齐收回成命。
然而,任凭群臣如何反对,耶律齐心意已决,丝毫未曾动摇。
面对群情激奋的众臣,黎宿野神色从容,毫无惧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