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向李倓引荐了前幽州节度副使康阿义。
常山、清河、沧州这三个地方一旦形成了牢固的防线之后,叛军基本上就很难再大规模南下。
即便史思明凭借幽州铁骑强行突破防线,也会因为后勤断裂而陷入后继无力的状态。
常山更是河北通往河东的战略要地,扼守常山,叛军想要去河东道就只能走云中,再南下进入代州,最后抵达太原。
李倓的这个战略布置,是想在河北建立战略纵深,为河南道、淮南道、江南道的民力恢复争取时间。
只有河南道、淮南道、江南道恢复了,大唐的赋税才能重新走入正轨。
内部的官僚体系,以及漕运体系,才能全面运转开。
否则像现在局部漕运运作,填补空缺,时间久了,会引发漏洞处的溃烂,一方崩塌。
这不是长久之计。
当然,在这个战略布防的基础上,李倓还采取了李泌的联络回纥的策略,从北线引入兵力,对付范阳、卢龙。
至于河北道的总兵力,李倓也给了郭子仪一个数:二十万。
这个数字是加上后勤兵力的。
在初步配置了河北防线的架构后,李倓任命了他登基以来的第一个宰相:元载。
元载任职门下侍中,为门下省长官,按照惯例称左相。
左相对政令有封驳权。
同时,元载兼任吏部尚书,管理大唐人事。
至于右相,也就是大唐帝国的首相是谁,李倓却还没有急着任命。
有人传闻这个位置是留给李泌的,也有人说是留给李倓当时在扬州的一位叫刘晏的心腹。
甚至还有人传闻是留给杨国忠的。
在任命完元载之后,李倓转身就给了还在扬州的杜甫一道敕令:任命杜甫为淮南道采访使。
采访使是开元二十一年设立的,但还不算稳定。
李倓在这里任命杜甫为淮南道采访使,让不少朝中大臣感到疑惑。
杜甫的名号,一部分人听过,一部分人没有听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