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山庄钥匙,平时会有人来打扫,你要是想看书就进来,我们三人恐怕接下来的三年都没什么时间”王清晨知道郑柏大概还是科举之心未死,还想趁此时机再试上一试。
“夫子还会回来吗?”几个月相处下来,几人都有了师生之谊,他还真有些舍不得。
“会的,书庐里的书都留给你了,你要好生保管”郑柏摸了一下王清晨的脑袋,随即便和郑榕、郑青坐上了前往襄阳县的马车。
他也没想到他的求学之路竟然会半道夭折,这真是人算不如天算。
粮食紧缺之下,王母的稻芽糖生意也不能做了,王家也开始节衣缩食起来,只能期望明年是个好年景。
王家湾倒是少有的没有出现逃荒的村子,因为这里居住的都是王氏族人,所以相对比较团结,在村长的号召下。
各家都出了一些粮食作为村里的储备粮,同时号召所有人上山打猎,下河捉鱼,多采摘副食,通过这种互助的方式度过难关。
王父倒是没有捐粮,而是捐了一两银子,这在所有捐款中已经算是巨款了,毕竟他们家刚刚起了村里唯一一栋砖瓦房,虽对外说是其外公资助,但是捐少了也确实不好看。
所以在王清晨看来,王家湾还是很有机会 渡过难关的。
王家的伙食则是降了不止一点,不再制作稻芽糖以后,王母就跟随 人流上小青牛山采摘野菜了,王母毕竟是猎户出身,对于小青牛山又极为熟悉,所以总能有所收获,这就苦了兄妹俩。
天天都是菜团子窝窝头,两人也只能忍着。
每次看到院子里嘎嘎的两只大肥鹅,王清晨就总能想到前世的铁锅炖大鹅。
学塾暂停教学以后,他便有了 更多的时间跟随自家师父学习医术,再加上独自去山庄看书。
日子倒也闲适。
只是外边每日都是乱糟糟的,镇上也出现了 诸多逃荒人,此时他也已经不敢多在外边逗留,多是取了书在济春堂观看。
小丫头倒也时不时的前来学习刺绣,倒也不算枯燥。
近段时间,济春堂生意难做,招收的学徒也暂时遣返,只能等灾情过去之后再说。
不过济春堂里柴家兄弟加上自家师傅也已经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