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童使劲手中挥舞的报纸,跑过一条条街道,吆喝声比往日更加响亮几分,不停回荡,久久不散。
不少人路过的人都纷纷驻足买报,想看看出了什么大事。
傅晚晴转头看向杨世彦,杨世彦眸中闪过一缕淬亮的光,轻轻点了点头,肯定了傅晚晴的所想。
傅晚晴打开一半的车窗,清冷的风携着吆喝声鱼贯而入。
她买了一份报纸,看到头版头条赫然写着,张少帅为民请命,怒斥北洋政府的卖国行径。
“张少帅果真是言出必行。”傅晚晴摇上车窗,不禁赞道。
“张少帅大义,值得钦佩。”杨世彦笑道。
张临远临走时的那番话言犹在耳,他们青年一代已不是老一辈的陈旧思想,只是暂时没有力量罢了。
张临远站出来为民请命,瞬间全国上下的人们齐声响应,学生罢课,工人罢工,短短几日,交通瘫痪,工厂停产。
迫于巨大的舆论压力,政府妥协了。
政府一道指令罢免黄外长等一行人并立案调查,放弃与列强做卖国贸易,收回京淮铁路股权,应允工人们的合法权益,强迫日方释放学生们。
当黄外长看到闯入他府中的全是徐昔文的士兵,他不禁认命的闭上了眼睛。
他输了,输的彻彻底底。
这场轰轰烈烈的抗议运动落下帷幕,大获全胜,工人陆续复工,学生回学校上课,一切渐渐回到正轨上。
杨世彦与傅晚晴乘车看着满城雀跃奔走的学生们,相视一笑。
谁说“百无一用是书生”,书生本弱,为国而刚。
学生作为这次抗议运动的先锋队,勇敢抗争,不惧流血,唤醒全国人民的爱国热血,功不可没。
车子停在暗处,十分不起眼,与灯下的热闹形成楚河汉界般鲜明的隔阂,仿佛是两个世界。
“杨次长,谢谢您。”有个女学生踮起脚,朝杨世彦的方向挥了挥手,正是那日见过的顾笙。
“谢我做什么?”杨世彦把车窗摇下一半,微微抬头看着,那双波澜不惊的眼眸平和的吞噬着一切,摄人心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