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五莲县街头镇董家庄村的历史和传说

家乡美01 山东人秦 2499 字 9天前

五莲县街头镇董家庄村,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于山东省五莲县南部这片广袤而富饶的土地之上,归属于街头镇管辖。这个宁静祥和的村庄,其源远流长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遥远的明洪武十一年(公元 1379 年)。遥想当年,董姓家族满怀憧憬与希望,从江苏海州济文店长途跋涉,最终迁徙至这片神奇的土地,并在此落地生根、繁衍生息。由于村庄恰好坐落在雄伟壮观的驮儿山山前,故而最初被赋予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名字——“山前”。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来到了清初时期,为了永远铭记本族姓氏,村庄正式更名为如今我们所熟知的“董家庄村”。历经数百年风雨沧桑的洗礼,董家庄村不仅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底蕴,更是一座蕴藏着无尽文化瑰宝和传奇故事的宝库。

在这里,最广为人知且令人津津乐道的,当属那座矗立在村庄南面大约 20 米处的“反修桥”。这座具有特殊意义的桥梁始建于 1968 年,它的诞生是为了纪念那个特定年代里国家所做出的重大决策——坚决反对苏联修正主义。整座桥气势恢宏,桥身呈南北走向,长度约达 80 米,宽度则约为 7.9 米。桥下,三个坚固无比的桥墩稳稳地支撑起整个桥体;桥面上,四个优美的拱形桥洞错落有致地排列着,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往昔的辉煌。

更为引人注目的是,桥的两侧精心雕琢着一系列极具时代特色的语录和诗词。这些文字犹如一幅幅生动的画卷,淋漓尽致地展现出当时独特的文化氛围以及昂扬向上的时代精神。它们见证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也成为了董家庄村不可磨灭的历史印记。每当人们漫步于桥上,抚摸着那些刻满岁月痕迹的石壁时,心中总会涌起一股对过去的深深怀念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此外,驮儿山也是董家庄村附近的一个着名景点。驮儿山原名“驮儿山”,因其山峰形似马鞍,似驼峰而得名。山体主要由中生代早白垩世崂山超单元晶洞二长花岗岩组成,形成年龄约1亿年。山上不仅有奇特的岩石景观,还有一处深约50米的山洞,是一处天然的氧吧。

总体而言,董家庄村宛如一颗镶嵌在山东大地上的璀璨明珠,散发着耀眼的光芒。这里不仅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更有众多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的传说故事,犹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为这座村庄披上了一层神秘而迷人的面纱。

董家庄村地处山东省五莲县南部,隶属于街头镇管辖范围。它距离五莲县人民政府所在地仅有 14 千米之遥,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村庄坐落在 222 省道北侧,背靠雄伟壮丽的驮儿山南坡。整个村落的布局顺应山势,巧妙地呈现出梯状东西分布的格局,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显得和谐而宁静。

董家庄村东边紧邻着风景如画的东徐沟,清澈的溪流潺潺流淌而过;西边延伸至北西峪,那里山峦起伏,绿树成荫;南边依靠着险峻奇特的石门,仿佛一道天然屏障守护着村庄;北边则与坊子接壤,形成一片相互依存的景象。其辖区面积达 1.3316 平方千米,地域辽阔。如今,村内共有 185 户人家,居住着 524 位勤劳善良的村民。

说起董家庄村的由来,那可是一段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早在明朝洪武十一年(公元 1379 年),董氏一族从江苏海州济文店迁徙至此,并在此建立起了村落。当时,由于村子位于驮儿山山前,故而最初被命名为“山前”。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清朝初年,人们便依据村里的主要姓氏将其改称为现在的名字——董家庄。历经数百年的风雨沧桑,董家庄村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和发展,始终保持着那份淳朴与坚韧。

【“反修桥”】

在街头镇董家庄村的南端,大约 20 米的地方,静静地矗立着一座古老而又独特的桥梁。这座桥呈现出鲜明的南北走向,长度约达 80 米,宽度则约为 7.9 米。它由三个坚固的桥墩支撑着,这三个桥墩犹如三位坚毅的卫士,稳稳地托住整座桥身;而桥下,则是四个优美的拱形桥洞,它们宛如四道弯弯的月牙,巧妙地跨越在河流之上。

仔细观察这些桥墩,可以发现它们全部都是由精心挑选的石块砌成的,每一块石头都紧密地贴合在一起,展现出精湛的建筑工艺。而桥栏杆则采用了现代的钢筋水泥材料浇筑而成,不仅结实耐用,还为行人提供了可靠的安全保障。

最引人注目的要数桥的两侧面了。那里分别篆刻着潇洒飘逸的行书字体——“反修桥”三个大字。这三个字的背景被涂成鲜艳的红色,而字本身则是醒目的黄色,形成了强烈的色彩对比,远远望去便能清晰地看到。更为特别的是,在“反修桥”三个字的两端,还各有两颗对称的红五星闪耀夺目,仿佛在诉说着那个特殊年代的故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