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雄模仿《周易》所创作的《太玄》,严格按照卦气顺序进行排列,将仿照《中孚》而创作的《中》放置在了全书的首位,并将其视为冬至之卦。这一安排展示了扬雄对于易学和天文学的深入理解与创新精神。他通过巧妙地运用卦象和节气的对应关系,构建出一个独特的哲学体系,以表达对天地万物变化规律的思考。这种创举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广泛关注,也对后世易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众所周知,冬至,是一个太阳年的开始和终结。古人作历,通常是以冬至为一年之首,民间至今仍流传着“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太阳运行一周为一年,一年的天数是366天。
而《中孚》一卦,恰好被《周易》的作者摆在了全书的第61卦上,每卦六爻,恰巧也是366爻。
“中孚”的“孚”字,和“复”字本同,而《周易》中的《复》卦,同样被视为冬至之卦。
《大象》曰:“《复》,先王以至日闭关”。这个“至日”,指的就是冬至。
在卦气图上可以看到,《复》和《中孚》正是一对紧紧挨在一起,对应冬至卦象。
根据《周髀算经》中的记载,“日冬至在牵牛”。这意味着当夏至时,太阳的位置在井宿;而到了冬至,太阳则会移至牵牛星。牵牛星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河鼓”。《尔雅·释天》中有云:“河鼓谓之牵牛”。
实际上,“河鼓”原本被称为“荷鼓”,因为它的形象宛如牛郎挑着两面鼓。当我们仰望星空时,可以看到河鼓三星中,牛郎星(河鼓二)最为明亮,位于中间位置,而河鼓一和河鼓三则如同牛郎肩上扛着的一对鼓(也有人认为它们代表了牛郎与织女所生的一对儿女),因此得到了这个名称。
有趣的是,在象征着冬至的《中孚》卦中,同样提到了“鼓”!其中写道:“或鼓,或罢,或泣,或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红娘姐姐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越来越感到惊讶和疑惑。她不禁感叹古人竟然如此有智慧,他们怎么会知道这些事情呢?这简直令人难以置信。难道真的存在冰河纪这样的说法吗?这个问题让她陷入了深思之中。
冰河纪,又称冰川期、冰期,是地球表面覆盖有大规模冰川的地质时期。冰河纪期间,气温下降,大量水分以固态形式存在于极地和高山地区,形成了巨大的冰层。这些冰层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加厚,并向低纬度地区扩展,最终导致全球气候发生显着变化。
冰河纪通常持续数百万年至数千万年不等,其周期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太阳活动、地球轨道变化、大气成分等。在冰河纪期间,地球上的生态系统也会发生重大变化。许多生物物种可能因为适应不了寒冷环境而灭绝,但同时也会有一些新的物种诞生并进化。
为何说冰河纪对人类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又是如何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迁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