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1章 均,平!

作为千年古都,长安城现在即便是破败了,那也还有数十万人口。

这么多人要吃饭,关中平原近几十年又屡遭兵乱,田地种植率极低,远远满足不了长安这座大城所需,那么粮食从哪里来的?

一部分来自蒙古帝国的占领区。

近些年,由于窝阔台继位之后倾向于汉化,所以在宰相耶律楚材的主持下,正在全力恢复治下的农业生产。

长安府往北就是咸阳,铜川,延安,榆林,这些地方乃是当年大秦的基本盘,俱都是膏腴之地,土地肥沃,水网密布,稍加利用就能产出大量的粮食。

目前这些地方的农业基本上已经恢复正常,再加上更往北的山西也早就落入蒙古帝国手中,那里也是产粮区,所以以前长安是不缺粮食的。

乱世之中,粮食最重要。

长安初定,农业还未恢复,粮食不能自给自足,需要外地运粮。

有需求就有买卖,于是就有大大小小的粮商把北地多余的粮食运到长安,赚的是盆满钵满。

还有一部分是从宋境运过来的。

陈仓道往下就是成都平原,天府之国的富饶无需多说,张伟大散关防御使就有一个重要职责,那就是管控流向蒙金两国的战略物资。

粮食当然也是战略物资之一。

金国虽然操蛋,但是大宋朝目前还处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朝中君臣意见也很统一,那就是:

“即便是金国在操蛋,也得尽量保一保,就算大金国把在蒙古人那里受了气都撒在了大宋,那也得给它输血,尽量让大金朝多顶几天。”

所以蒙金两国在关中平原大战,来自四川的物资其实是一直都在暗中支持金国的。

张伟的大散关防御使其中一项重要职责就是,既要保证输出的物资满足金军抗击蒙古帝国所需,又不能让金军过于做大,危及三关五防的防御体系。

当然了,这就需要一个非常精准的计算度,涉及了蒙金两国军事政治的方方面面,以张伟一个大老粗当然搞不定,所以这些事以前一直是种祥在干。

如此长久下来,在长安城的粮食市场,就形成了两方势力,四大粮商共存的局面。

两家来自宋境,东家俱都是成都平原的大地主,跟四川制置使赵彦呐关系匪浅。